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举行 共促农食行业全球合作

  10月13日,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WAFI在北京开幕。大会以“践行大食物观,共建韧性食物供应体系”为主题,近100个国家和地区的涉农领域知名科学家、高校校长、教育家、企业家、优秀青年代表等近800位嘉宾与国内农业科技领域代表齐聚一堂,共话全球农业科技前沿议题,为推动农食领域全球合作建言献策。

  搭建务实合作平台

  自2023年首次举办以来,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广泛影响力,持续为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创新实践搭建高端平台。

  据介绍,本次大会由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业农村局、北京市平谷区人民政府、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联合主办。大会采用“1 7 1 N”总体框架,举办开幕式及全体会议、7场专题会议、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以及40余场平行会议及国际交流活动。同期举办的世界农业科技博览会,展览面积约1万平方米,150余家展商参展,设有国家展区、国际展区、全球知名企业展区、科研院校展区、高大尚平谷展区,同时举办国家专场、省市专场、农高区专场、企业专场活动等。

  开幕式上,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黄三文表示,近年来,中国主动融入世界农业科技创新网络,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双边农业科技对话机制,支持建设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等合作平台,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等重大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为提高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水平,提升全球粮农治理效能积极贡献中国方案。

  世界粮食奖基金会荣誉主席、大会咨询委员会联席主席肯尼思·奎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亚洲和中国是应对全球粮食安全挑战的核心之一。2049年全球人口有望达到100亿人,能否可持续地生产足够的粮食养活这一规模的人口,是地球面临的重要考验”。对于中国在全球农业领域的角色,肯尼思·奎因表示,中国已处于全球农业研发的前沿,希望中国、美国,以及更多国家和地区的科学家加强合作,为解决人类最大挑战贡献集体智慧。

  来自世界各国的农业领域专家纷纷表示,期待与中国深化农业合作,助力当地农业发展。非洲水稻中心总干事巴布卡尔·曼内谈到,WAFI大会是一个极具价值与意义的国际交流平台,中国各科研机构、企业集中展示农业领域的最新技术成果,这些成果为非洲农业发展提供了丰富且可借鉴的实践经验,期待与中国优秀机构进一步深化合作,构建更紧密的合作机制。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首席科学家桑德拉·米拉赫表示,作为世界农业科技创新领域的重要会议,WAFI真正实现了多元主体聚合,这次大会不仅吸引了全球创新者、政策制定者及各国政府代表参与,更成为促进对话、搭建合作联盟的纽带,既助力开启新的合作项目,也为强化现有合作关系、推动全球农业发展注入动力。

  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提升农业生产力是建设有韧性的食物供应体系的核心举措之一。通过普及科学种植方法以及应用现代化农业设施,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与品质,减少损耗与浪费。与会嘉宾认为,国际社会应加强农业技术合作,并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力度,提供必要的资金与技术支持,以助力其提升农业生产力,增强粮食供应能力。

  国际半干旱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希曼舒·帕沙克认为,全球粮食系统面临诸多挑战,如气候变化、土壤退化、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这些都威胁着全球小农户和边缘农户的粮食安全和营养安全。“为应对这些挑战,我们需要运用现代科学、现代技术,比如借助技术工具,包括基因组编辑、快速育种、人工智能(AI、机器学习和其他技术。如果我们能将所有这些技术与传统智慧相结合,那么我们就能找到解决新出现问题的办法。”希曼舒·帕沙克说。

  希曼舒·帕沙克表示,本次大会搭建了一个多元协同的交流平台,将全球范围内的顶尖科学家、经验丰富的政府工作人员、活跃的非政府组织及其他农业领域相关方汇聚一堂,围绕当前农业发展面临的诸多挑战展开深度研讨,共同探寻切实可行的解决策略,同时推动成熟的农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真正实现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基因库主任瓦尼娅·阿塞维多强调了AI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她说:“发展有韧性的系统绕不开AI。现在的农业与数据的关联更加紧密,AI正助力我们更快地进步,帮助人们加深对植物生物学、开展工作的环境以及基因的理解,甚至预测事物的发展。鉴于全球范围内我们所产生的数据量及其便利性,我认为这也需要强有力的合作,制定并完善关于数据访问、利益分享等领域的政策。”

  中国政府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工作,持续加强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拓展食物资源来源渠道,大力发展新型食品产业,全面提升农食系统运行与安全水平。黄三文建议,应携手突破食物供给的边界,推动各国政府、科研基金、科研机构、领军企业携手搭建跨国界跨学科的创新协作平台,加快突破一批能够拓展食物供给边界的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多元食物资源开发体系。“中方将以提升全球农食系统抗风险能力为目标,推动各国加强政策协同与知识经验共享,推动构建全球多元食物资源开发体系。”黄三文说。

  农业AI步入新阶段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神农大模型团队正式发布神农大模型3.0。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介绍,这是目前中国覆盖农业学科和场景最全的大模型,具备农业知识问答、生产决策推理等功能。

  神农大模型1.0于2023年12月29日发布,历经迭代升级,已覆盖育种、种植、养殖、农业遥感及气象等多个农业应用场景,实现图像、语音、视频等多种类型数据的综合分析。这些功能可帮助农民更直观地了解农作物生长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孙其信表示,升级至3.0版本后,大模型实现“小体积、高智能、低成本”,增强了复杂任务推理能力,大幅度降低部署门槛。“中国农大将持续对大模型开展研发升级,使其在更大范围内普惠落地。”孙其信说。

  业内人士认为,神农大模型3.0的发布,不仅实现了高性能与国产化算力的深度融合,更以“轻量化 多智能体”架构显著降低农业场景的部署门槛与算力成本,标志着农业AI正式步入高效、易用、自主可控的新阶段。此外,《国际农业研究磋商组织2025创新报告》《农业中关村核心区发展2.0》等创新成果也在WAFI发布。一系列成果为全球农业科技创新提供了国际视野、中国方案,也为后续产业合作和技术落地奠定了基础。

标签: /
上一篇2025-10-17

相关推荐

  • 2025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在京举行 共促农食行业全球合作

    搭建务实合作平台 自2023年首次举办以来,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大会已在全球范围内形成广泛影响力,持续为推动农业科技国际合作与创新实践搭建高端平台。 据介绍,本次大会

    2025-10-17 12:04:44
    1302
  • 深耕银发游市场大有可为

    这一现象是老年群体追求品质生活的生动写照,更是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以银发经济激活内需潜力的重要成果。发展银发旅游是完善民生服务体系、让老

    2025-10-17 12:04:44
    489
  • 发展体育产业需从人才破题

    “十四五”以来,我国体育产业稳步发展,消费潜力持续释放,但体育人才队伍在规模、素质、结构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体育产业持续发展,需从人才破题。 体育产业所需的人

    2025-10-17 12:04:44
    719
  • IMF呼吁亚洲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

    IMF和世界银行秋季年会本周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斯里尼瓦桑在1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新华社记者提问时说,亚洲地区高度依赖外部贸易,因此全球贸易一旦受到冲击,亚

    2025-10-17 12:04:44
    1973
  • 啃骨头、多吃肉和虾皮真的能补钙吗? 专家解密饮食和骨骼健康的真相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目前我国骨质疏松症患病人数约9000万,其中女性约7000万,成为全球骨质疏松患者最多的国家。

    2025-10-17 12:04:44
    1191
  •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服务型制造

    《方案》将打造服务型制造升级版,推动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壮大新质生产力,塑造制造业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服务型制造并非简单的“制造 服务”。顾名思义

    2025-10-17 12:04:44
    388
  • 煤岩气开发将成天然气增产主力

    按照当前勘探开发节奏和生产规律,到2035年我国具备300亿立方米以上生产潜力,约占天然气规划产量增量的60%,将是天然气的重要战略接替。 尽管煤岩气生产成本低、产量

    2025-10-17 12:04:44
    895
  • 系统性补上信用机制短板

    夯实社会信用体系数据基础。信用信息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基础,没有数据的支撑,信用的各项应用场景便难以落地。因此,应强化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的“总枢纽”功

    2025-10-17 12:04:44
    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