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徒区,位于中国江苏省镇江市,是镇江市的市辖区之一,丹徒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名词解释:
1、丹徒区:丹徒区是镇江市的市辖区,成立于1992年,因境内丹徒山而得名,丹徒山位于丹徒区中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山脉之一。
2、镇江市:镇江市是江苏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江南名城。
相关知识科普:
丹徒区地处长江三角洲,东临上海市,南接苏州市,西靠南京市,北濒长江,全区总面积约930平方公里,下辖5个街道、3个镇、1个乡。
丹徒区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区内水资源丰富,有长江、京杭大运河等多条水系流经,丹徒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丹徒区历史悠久,是长江流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春秋时期,丹徒地区属吴国,战国时期属越国,秦统一六国后,设立丹徒县,隶属于会稽郡,此后,丹徒县历经多次变更,直至1992年撤县设区。
丹徒区文化底蕴深厚,名胜古迹众多,镇江焦山、金山寺、北固山等都是著名的旅游景点,焦山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著名的风景区,有“天下第一江山”之称,金山寺则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刹之一,历史悠久,香火旺盛。
丹徒区还有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丹徒竹编、丹徒泥塑等,这些都是丹徒区独特的文化瑰宝。
丹徒区是一个地理位置优越、历史文化悠久的地区,对于了解长江流域的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