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陷阱概念意义何在
凯恩斯分析了在这样一种经济危机的情况下应该如何摆脱现状,使经济重新复苏和繁荣起来,凯恩斯认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市场自发的调节起作用已经不能够使经济复苏了,这个时候政府要参与进来,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利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使经济增长保持稳定,实现充分就业水平,物价水平保持稳定。所谓凯恩斯陷阱,是凯恩斯根据当时经济危机的大环境得出来的结论,由于经济处于大萧条阶段,企业和个人对于未来经济发展持有消极态度,谁也不愿意投资,也就是说货币当局即使无论在怎么降低利率,人们也不会投资,反而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无限大,人们有多少货币就需求多少货币,原因在于凯恩斯认为人们的货币有两种形式,一是货币形态,二是股票债券形态,由于经济危机利率已经降到很低,人们预期债券会随着利率的回升价格下降,他们为了避免巨大损失,纷纷出售自己的股票债券,而更愿意持有货币。这也就是所谓的凯恩斯陷阱,通俗的讲就是货币当局依靠货币政策即降低利率,并不能使经济复苏,增加投资。
货币需求理论的四个公式
①凯恩斯认为货币需求函数是M=M1 M2=L1(Y) L2(r)。
②弗里得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公式:M=f(P,rb,re,△P/P,W,Y,u);
式中,P代表价格水平,rb,re分别表示债券、股票的预期名义收益率,△P/P为通胀率,W为非人力财富占人力财富的比例,Y为恒久收入,u代表影响货币需求偏好的其他因素。
③费雪交易方程式:MV=PT,反映的是货币量决定物价水平。
④庇古剑桥方程式:π=KY/M,认为货币的价值由货币供求数量关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