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华莱:以茶为媒深耕安化 书写乡村振兴企业答卷

  在湘中安化的群山之间,万亩茶园如翡翠般镶嵌在起伏的山岭中。春日里,茶农穿梭于茶垄间采摘新芽,指尖翻飞间,一片片嫩绿的茶叶承载着乡村振兴的希望。这里是中国黑茶的核心产区,在理想华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想华莱”的精耕细作下,这片有着千年种茶史的土地焕发新生。作为安化黑茶产业的龙头企业,理想华莱以 “科技兴茶、产业富民” 为核心理念,从产业链构建到农户增收,从科技赋能到生态保护,全方位参与乡村振兴实践,不仅让 “安化黑茶” 成为富民强县的 “金名片”,更为企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样本。

  全链赋能:破解产业瓶颈激活乡村经济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根基。安化虽坐拥悠久的种茶历史,但长期以来,分散的种植模式、落后的加工技术和狭窄的销售渠道,让 “丰产不丰收” 成为茶农心中的痛点。理想华莱入驻后,以全产业链布局为突破口,为安化茶产业搭建起了 “种植 - 加工 - 销售” 一体化的现代化体系。


  在种植端,理想华莱将“第一车间” 建在田间地头,在冷市、江南等地打造 4 万余亩(1亩=0.0667公顷有机茶园示范基地,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团队提供技术支撑,构建起 “智慧化管理、标准化生产、生态化种植” 的现代农业模式。

  走进江南茶园基地,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精准供给养分,物理防虫设施与生物防治技术取代了化学农药。“过去种茶靠经验,凭的是感觉,现在种茶,靠的是科技,浇水施肥抓虫,更加精准,产品品质更加稳定” 茶园管家王忠良的感慨,道出了智慧农业带来的改变。

  加工环节是提升茶叶附加值的关键。理想华莱投入巨资建成两个10 万级净化标准的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车间,推行 “精选原料、先进设备、精湛工艺、洁净环境、检测设备、严格标准” 六大品质管控原则。在这里,传统制茶技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超临界萃取技术锁住茶叶精华,速溶茶生产线每分钟可产出 420 袋产品,数字化系统全程监控生产流程。严苛的品质管控,让安化黑茶顺利通过欧盟、美国有机认证,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为产业链下游利润空间筑牢根基。

  销售渠道的拓宽,则让安化黑茶走出大山。理想华莱构建 “总部 分公司 专卖店” 运营体系,在全国布局 2500 余家专卖店,同步拓展电商平台与海外市场;在云南普洱设立营销中心,打通西南市场通道;推出速溶黑茶、黑茶牙膏等创新产品,抢占年轻消费群体市场。2024 年,其速溶黑茶入选 “人民优选・地方好物赋能计划定向服务产品”,成为农产品产销对接的标杆案例。

  全产业链的协同发展,让安化茶产业形成良性循环。数据显示,理想华莱直接带动产业链就业超 50 万人,茶产业成为连接乡村劳动力、土地资源与市场需求的 “黄金纽带”,为乡村经济注入持久活力。

  利益联结:创新机制让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乡村振兴的落脚点,是让农民过上好日子。理想华莱创新 “企业 基地 农户” 利益联结机制,构建 “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的产业共同体,实现了从 “输血式帮扶” 到 “造血式增收” 的转变。

  “保护价收购” 让茶农吃下 “定心丸”。公司与合作农户签订长期协议,无论市场行情如何波动,茶农收益都有保障。同时,公司提供 “三免一补” 支持:免费发放优质茶苗、开展技术培训、供应有机肥料, 给农户给予补贴等等。冷市镇茶农曾洪亮加入合作基地后,不仅学到了标准化种植技术,年收入还从过去的几千元增至5万元,盖起新房、买了农用车,日子越过越红火。


  技能培训方面,理想华莱为农户插上“致富翅膀”。该公司联合湖南农业大学等高校,定期举办茶园管理、制茶工艺培训班,邀请院士专家授课,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黑茶产业从业者。理想华莱万隆筛分车间主管周芳,从一个普通的家庭主妇变成具有专业素养的车间负责人,她用7年的时间实现了实现了自己梦想,创造了自己的价值,每个月有了稳定的收入,还能够兼顾家里的老人孩子,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幸福生活

  从曾洪亮的收入翻倍到周芳的职业蜕变,理想华莱的帮扶举措正以点带面,结出累累硕果。一个个家庭的幸福变迁,汇聚成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而这份实践的广度与深度,更在一组组扎实的数据中得以印证。​

  据悉,至目前,理想华莱在安化 8 个乡镇、47 个村开展产业帮扶,累计帮扶 2 万个原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惠及 6049 人。这份成绩的背后,是企业对 “让农民过上好日子” 初心的坚守,也是 “企业 基地 农户” 模式生命力的有力证明。

  科技驱动:夯实乡村振兴可持续根基

  乡村振兴既要 “富口袋”,也要 “美生态”,更要靠科技谋长远。理想华莱以科技赋能提升产业竞争力,以绿色发展守护生态底色,为安化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科技赋能让传统农业 “换新颜”。在智慧茶园,AI 识别技术实时监测病虫害,传感器收集各项生长数据,远程控制灌溉设备成为常态。科技化管理不仅让茶园抗旱能力提升、水资源利用率提高、更降低了劳动强度,让 “轻松种茶” 成为现实。

  加工环节,智能化生产线实现全程可控,多条符合现代化标准的生产线,涵盖标准化、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无尘化等多方面要求。茶园内采摘的鲜叶从投料口进入车间,再通过智能化系统控制储青、杀青、初揉、渥堆、复揉、烘干等一系列黑毛茶加工工序,全程茶叶不落地,真正做到了高要求、高标准。

  生态保护则让绿水青山变成 “金山银山”。理想华莱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生态保护贯穿于黑茶产业发展的全链条。公司打造的 4 万余亩茶园,全部严格按照有机农业标准规划建设,从源头杜绝化学农药、化肥的使用,同时建立起完善的生态管护机制,安排专业人员定期巡查茶园生态环境,及时清理杂物、防治病虫害,通过生物防治、人工除草等绿色方式,保障茶园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平衡。这种绿色种植模式,不仅让茶园保持了自然的生机与活力,形成了 “生态好、茶叶优、收益高” 的良性循环,也守护了安化的绿水青山,为农户带来了可持续的 “生态红利”,让乡村振兴的底色更绿、成色更足。​

  9月28日,刘仲华院士工作站课题阶段性成果汇报交流会在理想华莱万隆黑茶产业园顺利举行。会议聚焦“安化黑茶产业发展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明确了后续科研攻关与成果转化方向,也为推动安化黑茶产业整体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的动能。作为刘仲华院士工作站科研体系的重要参与方与产业转化载体,理想华莱将持续聚焦安化黑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需求,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全力推动工作站科研成果向产业实践转化,力争培育出更多引领行业发展的标志性技术与产品,为安化黑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科技动能。

  文化传承:让中国黑茶走向世界

  9 月 29 日,“理想华莱・茶养人生” 主题广告强势登陆央视多频道,此举不仅浓缩了理想华莱 16 年深耕黑茶产业的初心使命与实践积淀,更以 “茶养人生” 的健康主张为纽带,让中国黑茶的独特魅力走进更多大众视野。​

  自创立以来,理想华莱始终将茶文化的传承深植于产业发展根系,以文化赋能激活新质生产力。在湖南安化,理想华莱精心打造 “24 小时茶生活” 沉浸式场景 —— 华莱中华茶文化馆系统溯源茶史脉络,科技馆展现企业科技实力,万隆国家五星级茶馆提供品质茶饮体验,让千年茶文化真正融入日常烟火。

  2023年5月,理想华莱斥资 6 亿元打造的国内首部黑茶文化史诗舞台剧《天下茶道》震撼首演,成为品牌文化战略的里程碑之作。这部以中蒙俄万里茶道为叙事脉络的作品,凭借恢弘叙事与震撼视听,生动再现马帮穿越崇山峻岭的传奇征程,系统展现黑茶的古法工艺与历史底蕴,更将 “闯天下、赢天下” 的湖湘拼搏精神注入其中。 此外,理想华莱还通过黑茶文化节、非遗茶艺展演、专家讲座等常态化活动,持续夯实黑茶的文化底蕴与责任内涵,铸就行业标志性名片。

  正如理想华莱总裁张先枚所言:“以文化为内核塑造企业之魂,传播安化黑茶底蕴,是茶企的责任。我们借弘扬中华茶文化打造当代茶文明,让其融入百姓生活,更以此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转型升级,让文化成为企业发展新动力”。

  从央视荧屏到文旅舞台,理想华莱正以文化为桥,让中国黑茶既扎根乡土,实现黑茶产业的乡村振兴,同时,又以实际的行动,推动中国黑茶走向世界。(李尚蓉

王擎宇
标签: /
上一篇2025-10-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