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波动加剧

  近期连续创下历史新高的国际金价日前在投资者获利了结中迎来大跌。在截至22日上午的两天时间内,国际市场黄金价格总计下跌约8%,市值蒸发超过2.5万亿美元。分析人士认为,此次暴跌是金价持续数月上涨、市场处于严重超买状态之后的技术性回调。

  今年9月以来,国际金价持续上涨。10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025年12月黄金期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一度创下每盎司4014.60美元的历史新高。16日,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最高接近每盎司4390美元。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累计上涨近60%。

  分析人士认为,推动本轮金价大涨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美国联邦政府陷入“停摆”危机、通胀担忧引发市场避险需求上升、各国央行大量购入黄金、关税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持续,以及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等。

  但是,随着金价持续上涨,黄金多头市场拥挤度显著加剧,获利盘大量积累,市场对抛售黄金的预期逐渐强化。分析人士指出,前所未有的涨幅足以促成非理性市场的“无理由”下跌。此外,近期美元汇率走强、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缓和以及市场对贸易摩擦缓解的乐观预期等进一步推动投资者获利了结。

  纽约商品交易所理事会主席威廉·普尔普拉认为,过去两天金价暴跌是典型的 “技术性回调”。近期金价走势几乎呈现出“抛物线式上涨”,市场已经超买一段时间,斜率越陡,回调越剧烈。

  对于金价后续走势,多数市场机构认为,短期内金价大概率会保持高位震荡,而中长期上涨趋势不会改变。

  花旗银行预计,如果美国政府“停摆”危机得以化解,贸易摩擦得到缓和,金价可能在未来数周进入震荡整理阶段,短期看跌。

  高盛认为,此次金价下跌属于技术性回调,驱动金价上涨的长期宏观背景并未改变。

  摩根士丹利认为,此次金价暴跌仅属短期修正,而非牛市终结。全球央行持续购金、地缘风险、主权债务高企以及资金撤离美国国债等因素仍对金价构成支撑。

  渣打银行日前将2026年黄金平均价格预期从每盎司3875美元调高至4488美元。该机构认为,全球不确定性加剧、美联储政策转向、全球“去美元化”趋势加剧以及黄金投资需求旺盛等因素将共同推动金价上涨。

标签: /
上一篇2025-10-23

相关推荐

  • 国际金价波动加剧

    16日,纽约市场黄金期货价格最高接近每盎司4390美元。今年以来,国际金价累计上涨近60%。 分析人士认为,推动本轮金价大涨的主要因素包括经济和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日益增

    2025-10-23 16:03:02
    1866
  • 免除大班保教费,一年能省不少钱

    西湖区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幼儿园学位供给,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区里新增13所公办幼儿园,增加公办园学位4560个。”西湖区教体局局长廖小兵介绍,全区55所幼儿

    2025-10-23 16:03:02
    428
  • 解决急难愁盼 呵护幼苗成长

    经测算,仅今年秋季一个学期,全国财政将增加支出约200亿元,家庭支出相应减少约200亿元。 不断提高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增加供给、减免

    2025-10-23 16:03:02
    242
  • 观展用上新科技,文化遗址添魅力

    ” “十四五”以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以数字科技为引擎,推动文化遗产的立体化、沉浸式展示。“我们希望通过科技,让游客看到先进的‘古城基建’,理解它为何能实证中华

    2025-10-23 16:03:02
    1338
  • 3分钟售罄!李佳琦直播间如何把用户呼声变成双11爆款

    谁能想到,这个引发晒单热潮的“透明桶”,其诞生竟源于不久前直播间里的用户留言。从直播道具到“我必须拥有的”爆款,一个桶的意外走红,折射出李佳琦直播间对消费者需

    2025-10-23 16:03:02
    871
  • 贝壳启动2025新居住榜样评选 以榜样力量重塑服务价值

    近日,贝壳“2025新居住榜样”评选进行中,旨在通过系统化、高标准的奖项设置,激励贝壳一线服务者践行长期主义、坚守品质服务,推动居住行业正向发展。 该评选是贝壳面

    2025-10-23 16:03:02
    254
  • 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

    据农情调度,截至10月21日,全国秋粮收获近八成。分作物看,中稻近八成、玉米过八成、大豆近九成、双季晚稻过两成。分区域看,黄淮海近八成,东北、西南、西北过八成,长江中

    2025-10-23 16:03:02
    525
  • 国家能源局核电司:抓住当前核电发展重要机遇期,保持平稳建设节奏

    核能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核能将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发挥更大的价值作用。 从1994年大亚湾核电站投运起步,历经三十余年的技术积累与产业协同,中国已构筑起世界领先的核

    2025-10-23 16:03:02
    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