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 董事高管戴“紧箍”

  距离公开征求意见不足三个月,《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以下简称《治理准则》正式敲定。10月17日晚间,证监会修订发布《治理准则》,自2026年1月1日起施行。从此次《治理准则》来看,完善了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制度;规范了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行为。其中,“健全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颇为亮眼,《治理准则》明确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上市公司较上一会计年度由盈利转为亏损或者亏损扩大,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平均绩效薪酬未相应下降的,应当披露原因等。

  完善董事高管监管制度

  本次《治理准则》修订的第一大重点为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监管制度,从任职、履职、离职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督促董事高管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

  明确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以及董事会提名委员会的审核责任,防范不适格主体任职。例如,董事的选任方面,《治理准则》显示,上市公司应当在股东会召开前披露董事候选人的详细资料,便于股东对候选人有足够的了解。董事候选人应当在股东会通知公告前作出书面承诺,同意接受提名,承诺公开披露的候选人资料真实、准确、完整,并保证当选后切实履行董事职责。

  细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忠实勤勉义务。强化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从事同业竞争、利用公司商业机会等行为的披露要求,要求董事作出决策前充分收集信息、谨慎判断。例如,董事的义务方面,《治理准则》显示,董事利用职务便利为自己或者他人谋取属于公司的商业机会,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其任职公司同类业务的,应当向董事会或者股东会报告,充分说明原因、防范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冲突的措施、对上市公司的影响等,并予以披露。上市公司按照公司章程规定的程序审议。

  强化对董事、高管离职的管理,要求上市公司在聘任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时对离职后的追责追偿作出安排,在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离职时对其未尽义务做好审查。

  《治理准则》显示,董事离职,应当完成各项工作移交手续。董事在任职期间因执行职务而应承担的责任,不因离职而免除或者终止。董事离职时尚未履行完毕的承诺,仍应当履行。上市公司应当对离职董事是否存在未尽义务、未履行完毕的承诺,是否涉嫌违法违规行为等进行审查。

  据《治理准则》,高级管理人员的聘任,应当严格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进行。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及其关联方不得干预高级管理人员的正常选聘程序,不得越过股东会、董事会直接任免高级管理人员。上市公司应当和高级管理人员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责任,离职后的义务及追责追偿等内容。

  中国投资协会上市公司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支培元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治理准则》从任职、履职、离职三个维度构建闭环监管体系。通过任职资格审核,确保管理层具备专业能力与合规意识,一定程度上强化了决策透明度,履职披露要求迫使董事公开利益冲突,避免暗箱操作,增强投资者信任。此外,还有利于遏制短期行为离职追责机制倒逼高管注重长期发展,而非粉饰履历。

  天使投资人郭涛也表示,完善董事、高管监管制度意义在于筑牢公司治理“核心防线”,通过全流程规范任职、履职、离职行为,推动董事高管回归“忠实勤勉”的法定职责本质,从制度根源防范失职、越权等治理风险。此外,上市公司治理的规范性与透明度也将显著提升,投资者对管理层履职的信任度增强,同时倒逼董事高管强化责任意识,以更专业、审慎的态度参与公司决策与运营,从内部治理层面夯实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根基。

  董事高管薪酬与业绩相匹配

  从《治理准则》修订整体来看,“健全上市公司激励约束机制”无疑是最大亮点。

  具体来看,一是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确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和水平;二是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激励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积极为公司创造价值;三是完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止付追索等支付机制,鼓励建立递延支付机制。

  《治理准则》第五十九条指出,上市公司较上一会计年度由盈利转为亏损或者亏损扩大,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平均绩效薪酬未相应下降的,应当披露原因。行业周期性特征明显的上市公司可以实行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平均绩效薪酬与业绩周期挂钩,但应当说明所属行业的周期性特征并明确业绩周期。业绩周期超过三年的,应当说明确定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上市时亏损的研发型上市公司在实现盈利前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或者上市公司对属于“高精尖缺”科技领军人才及其他国内外顶尖稀缺技术人才的董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可以实行特殊的薪酬决定机制,不与公司经营业绩挂钩。

  此外,《治理准则》第六十三条提到,上市公司因财务造假等错报对财务报告进行追溯重述时,应当及时对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绩效薪酬和中长期激励收入予以重新考核并相应追回超额发放部分。上市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义务给上市公司造成损失,或者对财务造假、资金占用、违规担保等违法违规行为负有过错的,上市公司应当根据情节轻重减少、停止支付未支付的绩效薪酬和中长期激励收入,并对相关行为发生期间已经支付的绩效薪酬和中长期激励收入进行全额或部分追回。

  支培元表示,建立薪酬管理制度能够纠正薪酬失衡,改变过去“业绩下滑但薪酬照发”的乱象,实现“共担风险、共享收益”。薪酬与业绩绑定后,管理层更注重战略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而非迎合股东短期诉求。市场层面也能够增强投资者对管理层诚信的信心,吸引长期资金流入,提升市场稳定性。

标签: /
上一篇2025-10-20

相关推荐

  • 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 董事高管戴“紧箍”

    具体来看,一是要求上市公司建立薪酬管理制度,合理确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薪酬结构和水平;二是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薪酬与公司经营业绩、个人业绩相匹配,激励董事

    2025-10-20 10:04:46
    637
  • 听证会倒计时 特朗普关税政策承压

    同时,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将亲自出席听证会,毕竟这决定关税这一特朗普经济议程“基石”的命运。如果特朗普败诉,美国平均有效关税税率可能从16.3%降低至少一半,并可能

    2025-10-20 10:04:46
    1803
  • 税惠“红包”激励制造业创新发展显效

    从政策结构看,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直接减负4857亿元,先进制造业、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1120亿元,其余6948亿元则通过

    2025-10-20 10:04:46
    1957
  • 上交所:持续提升上市公司质量 营造中长期资金入市良好生态

    ”10月18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副理事长霍瑞戎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2025上海苏河湾大会上表示。 霍瑞戎称,科技创新和产业革命需要企业来推进落实,上交所在中国证监会坚

    2025-10-20 10:04:46
    1409
  • 两家券商入选海南自贸港跨境资管试点机构

    “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资管试点业务的开展,将为参与券商打开多维度的发展空间。”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该试点业

    2025-10-20 10:04:46
    1250
  • 公募FOF褪去“青涩”

    销售端对FOF类产品发展所起到的作用同样不可小觑。招商银行2024年年报提出,持续深化“招商银行TREE资产配置服务体系”:服务方面,升级资产配置方法论,丰富可配置的资

    2025-10-20 10:04:46
    392
  • 市值蒸发近52亿元 海南华铁算力大单终止“余波”

    实际上,海南华铁披露算力大单终止后,公司总经理胡丹锋就先于10月9日开盘前披露了增持计划。10月8日晚间,海南华铁披露公告称,胡丹锋此前减持计划尚未实施,其决定终止上

    2025-10-20 10:04:46
    1411
  • 破解食品信息“躲猫猫” 食品信息“码”上见

    ”于航宇说。《公告》明确,数字标签展示内容不得篡改,当对数字标签内容进行修改和更新时,应记录修改内容、修改时间、修改者信息等要素,确保信息修改过程可追溯。 据

    2025-10-20 10:04:46
    1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