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企业“开”进车圈,折射新能源汽车产业哪些变革?

  又一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入局汽车赛道:京东日前宣布将联合广汽集团、宁德时代推出一款新车,引发广泛关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跨界近年来屡见不鲜,背后蕴含哪些产业逻辑?深度融合又将如何重塑产业格局?

  “跨界”成为车圈关键词

  打开京东App,自主定义一台“好车”——从“聪明贴心”的功能设计,到“安心守护”的性能配置,再到告别“电量焦虑”的续航方案,消费者均可参与新车共创。

  依托电商平台的消费洞察与销售渠道优势,京东“驶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数据显示,两天时间已收到约17万份用户定制方案。

  这是平台企业跨界入局的一个缩影。华为凭借在ICT领域深厚的技术与产品积累赋能车企,小米选择全栈自研技术路线造车,阿里巴巴提供算力和大模型支持服务众多国内外合作伙伴……

  跨界融合不仅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新活力,也为企业自身拓展新增量。以华为为例,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已成为其重要增长极,与赛力斯、北汽等合作推出的问界、享界等车型热销,足见协同创新带来的加法效应。

  靠什么支撑这场跨界浪潮?

  广阔的大市场基础不言而喻: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今年前9个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1100万辆,渗透率持续攀升,已接近五成。

  成熟的产业链赋予强大底气:从金属材料、传感器到车身架构,我国已建成自主可控、完备高效的全链条产业体系,依靠产业集群整车厂可在4小时内解决所需零部件供应。

  当跨界成为常态,融合开辟新空间,一条协同技术驱动、产品迭代、需求再造、平台赋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路径,正展现出广阔前景。

  产业边界不断拓展

  越来越多企业跨界“驶入”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同时,汽车产业边界也因融合而持续拓宽。

  今天,车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车,正逐步演变成智能出行终端,甚至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活场景的延伸。

  能识别多种方言和混合语序指令,会捕捉情绪;智能座舱内摄像头实时监测驾驶员状态,及时预警疲劳驾驶;下班回家路上,通过车机与智能家居互联,提前打开家中空调,调节到适宜温度……车是出行工具、是生活助手,“车联网”也从概念走进现实。

  “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高度集成的工业产品,如今更演进为一个深度融合各种先进技术、新型能源与数据服务的‘超级平台’。”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车研究部部长朱一方告诉记者。

  以产品为牵引,产业链各环节、各领域新技术的跨界交融也在加速。

  从高性能电池、轻量化材料,到智能座舱、车载系统,一台车上集合了新型储能、新材料、电子制造等多个领域,基础元器件、通信、基础软件等众多前沿技术也以汽车为载体推进落地应用。

  这一次,广汽负责整车制造,宁德时代提供电池技术与换电生态支持,京东则发挥其在用户洞察、零售渠道和仓储物流等方面的优势,就是要围绕一辆车,实现从研发、生产到销售、服务的全链条跨界资源整合。

  一方面,突破行业壁垒,加强跨界碰撞,让各领域创新主体更深入地融合;另一方面,用数字进行管理,让市场指导生产,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在车圈普及,更好响应用户需求,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跨”出市场新空间

  当前,跨界已经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如何让跨界更好“跨”出市场、赢得未来?

  持续加强创新攻关——

  基础芯片、线控转向、主动悬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进入智能化下半场,一个个技术突破都离不开“链”上的合力攻关。

  技术,永远是跨界的核心本领。

  “支持技术创新,推动人工智能与汽车产业创新深度融合。”10月16日开幕的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表示,将支持汽车“研产供销服”各环节大模型的应用开发,加强新一代电子电气架构等技术攻关,与此同时促进跨界融合发展。

  积蓄人才发展动力——

  新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传统汽车人才已难以满足行业需求,具备跨学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成为行业急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旭认为,智能网联人才全球性不足、技能迭代赶不上技术革新、产学研“最后一公里”有待打通等挑战都提醒我们,没有人才的“领跑”,就没有产业的“领先”。

  “要培养既能把握车辆设计的底层逻辑,又能理解人工智能的算法原理,既熟悉传统制造业的生产流程,又能驾驭数字化时代运营模式的跨界人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资深首席专家吴松泉说。

  培育产业协同生态——

  “产业竞争已从技术单点突破转向系统能力的决战。”赛力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周林认为,破局的关键就在于融合创新,深化生态协同凝聚发展活力,推动系统创新激活全局效能。

  从“竞争”到“共生”,从“供需”到“协同”,推动车企、科技公司、能源企业、金融机构等跨界融合,助力上下游产业链深度合作,形成对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才能实现整体效能的换挡升级,从而助推产业竞争力的根本性跃迁。

标签: /
上一篇2025-10-17

相关推荐

  • 平台企业“开”进车圈,折射新能源汽车产业哪些变革?

    依托电商平台的消费洞察与销售渠道优势,京东“驶入”新能源汽车赛道。数据显示,两天时间已收到约17万份用户定制方案。 这是平台企业跨界入局的一个缩影。华为凭借

    2025-10-17 12:04:15
    897
  • 美国商会就H-1B签证费用增至10万美元提诉:将损害美企利益

    美国《华盛顿邮报》指出,这是美国商会针对本届美国政府发起的首起诉讼。 据此前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9月19日签署公告,将企业为H-1B签证申请人支付的费用提高至10万美

    2025-10-17 12:04:15
    1480
  • 抽取1400万人 我国将开展202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

    调查以户为单位进行,既调查家庭户,也调查集体户。应在户中登记的人包括:1.调查标准时点居住在本户的人;2.户口在本户,调查标准时点未居住在本户的人。 二、调查内容:人

    2025-10-17 12:04:15
    1102
  • 这个金秋,城市漫步玩出新花样

    ”她说。 赛事激发的热情溢出场馆、遍洒全城。结合全运会广州赛区赛事布局与城市文旅特色,广州推出50条“跟着赛事去旅行”特色线路,覆盖“运动、青春、无障碍”等

    2025-10-17 12:04:15
    959
  • 销售不合格滑板车、儿童产品,山姆被罚

    图自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 行政处罚决定书显示,2024年5月21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当事人在山姆会员店中所销售的规格型号为FM105的FILA牌滑板车进行抽样检

    2025-10-17 12:04:15
    206
  • 雀巢计划裁员16000人

    瑞士法郎(较最初5亿瑞士法郎的计划翻倍);相关一次性重组成本预计为年度节省金额的两倍。 2024年,这家全球最大食品公司的销售额约914亿瑞士法郎(折合人民币约7467亿

    2025-10-17 12:04:15
    210
  • 港股IPO业务高歌猛进 中资券商争相加码在港布局

    中资券商在众多标志性交易中跃升为主导性的保荐人、全球协调人及账簿管理人。港股IPO保荐与承销头部效应凸显,以中金香港、中信证券(香港)、华泰香港、中信建投国

    2025-10-17 12:04:15
    728
  • 股票策略领跑 前三季度私募平均收益达25%

    一位私募研究员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A股和港股结构性行情持续演绎,9月尽管市场有所震荡,但仍涌现不少结构性机会,因此股票策略业绩领先。另外,今年

    2025-10-17 12:04:15
    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