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A股市场持续回暖,基金赚钱效应显现。蚂蚁基金最新数据显示,该平台上已有2.15亿基金投资者累计实现盈利。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今年上半年加仓主动权益类基金和被动权益类基金的迹象明显。上半年末,机构持有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资产规模较去年末增加541亿元,基金份额增加271亿份。
基金赚钱效应显现
基金投资者江阳(化名持有的一只信息产业主题产品去年的单位净值一度跌破0.9元,今年该基金净值持续回升,相较去年最低水平已经翻番。他持有的一只医药主题ETF在今年取得了不错的收益,近一年实现了60%左右的回报率。
伴随A股市场上行,权益基金也水涨船高,赚钱效应显现。蚂蚁基金平台数据显示,截至9月19日,除去余额宝的收益外,2.15亿基金投资者累计实现盈利,覆盖主动权益类基金、被动指数基金等产品。
受益于A股市场上涨,主动权益类基金表现突出,超额收益回归成为推动基金投资者收益回升的重要动力。根据蚂蚁基金的统计数据,截至9月12日,沪深300指数今年以来上涨15.2%,八成主动权益类基金跑赢大盘,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28.03%。今年该平台上超八成投资权益类基金的投资者实现盈利,他们持有的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达到12%。
业内人士认为,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表现,既得益于市场整体回暖,也离不开基金管理人创造的超额收益。尤其是在本轮结构性行情中,主动权益类基金更擅长研判产业趋势、挖掘企业价值,放大了盈利空间。
除市场因素外,基民自身的投资行为也显著影响了盈利结果。蚂蚁基金数据显示,分散配置、合理持有以及优选产品三类行为明显帮助基民提升了盈利概率。
机构增持权益类基金
在股市持续走高,权益类基金取得亮眼业绩的背景下,绩优产品吸引了众多机构的关注,2025年基金半年报显示,机构投资者积极加仓主动权益类基金和被动权益类基金。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截至上半年末,机构持有主动权益类基金的资产规模较去年末增加541亿元,基金份额增加271亿份。其中,以主动管理见长的基金公司,旗下有多只产品获得机构加仓。以广发基金为例,机构持有其主动股基的市值合计350.2亿元,持仓量在全市场排名第三;相较去年末,机构持仓市值增加47.97亿元,持有份额增加了25.42亿份。
就单只基金来看,以资产规模计算,机构增持10亿元以上的基金合计38只,广发基金旗下产品有3只,排名行业第三。以基金份额计算,机构增持10亿份以上的基金共有18只,广发基金有2只产品上榜,排名行业第二。
被动产品方面,从增持情况来看,上半年,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获机构投资者增持218.27亿份,是机构增持力度最大的权益类基金。截至上半年末,该ETF前十大持有人包括中国人寿保险、中国平安财产保险、中国工商银行企业年金计划、中国农业银行企业年金计划等。
此外,机构投资者对工银国证港股通科技ETF、华夏沪深300ETF、景顺长城中证港股通科技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易方达中证人工智能主题ETF等多只产品均增持超50亿份。
把握结构性机会
广发基金投顾团队认为,近期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整体而言对风险资产较为有利。分资产类别来看,对A股和港股构成利好,特别是受益于降息预期的科技成长板块。市场整体处于“降息交易”氛围之中,投资者可以保持适当乐观,持续关注美联储对未来利率路径的表述。广发基金还表示,近期市场波动率或进一步放大,需紧密跟踪成交量走势。
富荣基金认为,展望后市,市场在快速上涨后需要时间消化,预计短期走势偏震荡,以结构性机会为主。策略上强调“稳中求进”,逢低布局为主、避免追高。行业配置方面,重点推荐两大方向:一是成长赛道,包括人工智能(AI应用、半导体和医药等产业空间明确、景气度较高的板块;二是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领域,如电新、钢铁、有色等,政策预期改善有望推动估值修复。
金鹰基金表示,短期由于美联储降息落地,或引发相关品种阶段性回调。中期来看,受益流动性以及潜在基本面改善的品种,如科技仍是中长期主线,创新药、有色等方向也可继续持有,电力设备和固态电池有望成为新的资金介入领域,机器人也进入到产品验证时间窗口。价值方向上,随着市场情绪逐步稳定,券商、保险、金融IT等非银金融品种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的双重改善。此外,未来“反内卷”政策进度和延续性有望加强,建议关注光伏等可能得到政策重点支持的行业。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