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需要适度均衡 部分私募“不想跟科技股玩了”

  近期A股市场持续高位震荡,科技成长主线大市值品种保持强势的同时,板块内部分化和交易拥挤度攀升的迹象愈发明显。在人工智能(AI、算力、半导体等细分领域近期涨幅巨大的背景下,部分私募机构开始担忧科技股的短期风险,并悄然将投资视线转向周期、消费、高端制造等方向。与此同时,随着A股融资余额近期持续攀升,投资者融资买入方向高度集中,具有一定杠杆属性的资金短期过度抱团科技股的风险若隐若现。近期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了解到,不少私募机构进行了组合优化,主打灵活调整配置,逐步开辟“第二战场”。

  部分赛道交易拥挤引发关注

  “最近打开我们的股票池列表,还有我们关注的一些卖方机构策略研报,满屏都是AI、算力、光模块、半导体品种,这种一致预期让人有些不安。”上海一家中型私募基金投资总监张默(化名坦言。更让他担忧的是,近期A股融资余额持续攀升,有相当部分资金流向了科技龙头股,“包括我们重点持有的某些算力标的和游戏标的,这种加杠杆的行为,往往预示着短期风险的积累”。

  张默的感受并非个例。星石投资副总经理、首席策略投资官方磊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近期TMT板块成交占比约为35%,处于2019年以来的92%分位水平;中信成长风格的成交占比在58%左右,处于2019年以来的97%分位水平。“成长风格交易相对拥挤,内部流动性的边际变化很可能对科技成长风格造成较大影响。”方磊表示。

  景领投资总经理邹炜则从估值角度提示,近期TMT板块持续走高,部分龙头企业估值已接近或超过历史峰值。不过,邹炜也表示,尽管TMT行业整体估值较高,但行业盈利增速和净资产收益率(ROE的提升为高估值提供了一定支撑。

  从产业发展和企业成长的基本面角度看,尽管交易热度居高不下,有私募机构认为当前A股市场优质科技股并未“严重透支基本面”。趣时资产表示,本轮科技成长主线是AI科技革命,海外已逐步形成“闭环飞轮”,国内公司相比海外同行估值并未高估,不少还有一定折价。

  和谕基金创始人笪菲认为,A股科创板块走势体现了中长期国内外科技和AI发展的确定性大方向,但短期交易拥挤度偏高,海外算力板块内部已经出现了“高切低”的现象,“相比较2015年的互联网泡沫,科技板块在长期趋势中会涌现出一批龙头品种,但市场还需要在大量的噪音中去伪存真”。

  私募策略分化明显

  在市场持续高位震荡之际,私募机构的操作策略出现明显分化。

  “我们在9月中旬开始逐步减持部分涨幅过大、估值偏高的科技品种,尤其是部分概念性强但业绩能见度低的标的。”浙江一位专注成长股的私募基金经理赵枫(化名透露。他特别提到,近期A股融资余额的大幅增长,融资资金主要流入科技板块,这种资金过度集中的现象成为了其坚决调仓的推手。“虽然科技主线仍有机会,但组合需要适度均衡,我们增加了对新能源和消费板块的配置。”

  不过,并非所有机构都选择大幅调仓。趣时资产明确表示,尽管近期业内存在一些争议,但该机构的整体组合配置变化不大,仍聚焦成长方向,仅适度增加了国产算力方向的布局,并小幅增配新消费板块。“由于恐高和资金兑现逻辑,近期不少科技股出现震荡,部分资金选择落袋为安,资金开始转向其他板块轮动,比如新能源,或者科技内部高低切换,我们认为这都是正常的现象。”趣时资产负责人称。

  邹炜表示,其所在机构今年以创新药和科技品种为主线,近期正在科技板块内部寻找“高切低”的机会。“在科技板块内部,也存在较多的‘高切低’的机会,比如AI产业链分为海外供应链、国内供应链,总体上来讲,国内供应链估值水平相对低一些,而且国产供应链的成长潜力不容小觑。”邹炜称。

  方磊进一步提示,部分科技细分领域存在估值和拥挤度偏高的情况,中期投资性价比下降,“考虑到部分科技细分领域存在估值和拥挤度偏高的情况,我们认为科技股的中期投资性价比有所下降,部分资金止盈操作可能会导致板块出现较大波动的风险。”

  开辟新战场

  在科技主线之外,私募机构正在多个方向寻找投资机会。

  笪菲明确表示,近期相对看好海外需求相关的赛道,“核心还是中国制造业强大的竞争力”。她说,无论是家电、储能还是消费品牌赛道,对欧美市场出口能力强的企业面临较小的竞争压力、盈利水平更优,先发优势明显。

  此外,笪菲长期跟踪新消费板块,其认为真正有业绩体现的领域景气度并未因近期龙头股的调整而改变。“新消费板块已经持续调整了较长时间,真正有业绩的龙头公司是我们近期和长期看好的方向。”

  邹炜提到,除了科技和创新药,也关注券商、周期品种、新能源等方向的投资时机。

  方磊更关注消费类和周期类资产。他表示,服务消费供需格局较好,部分商品消费头部公司业绩弹性突出,且整体估值较低,“中国综合实力和社会信心的提升,有望带动A股整体估值中枢进一步上行,但当前股市内部冷热不均,处于相对低位的消费等资产存在补涨需求”。在周期股方面,方磊预期,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部分供求关系良好的产业有望率先受益,叠加“反内卷”政策深化,周期股有望迎来一波行情。

  赵枫则向中国证券报记者透露,其团队近期加大了对有色、新能源等板块的研究,同时也在择机买入一些美妆、服饰等国潮品牌的消费标的。他认为,部分人气较高的大市值科技品种,在估值上和基本面预期上,可能已经充分反映了基本面因素,后续的阿尔法收益可能已经有限。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科技成长板块交易拥挤度提升,部分私募机构开始未雨绸缪,积极开辟新战线。从高端制造到消费复苏,从周期反转到海外需求,这些新战线的背后,既是机构对科技成长主线短期潜在风险的理性应对,也是对下一阶段投资机会的前瞻布局。这既反映出其策略体系的成熟,也有助于“在一致性预期之外”获取更多的阿尔法收益。

叶景
标签: /
上一篇2025-09-25

相关推荐

  • 组合需要适度均衡 部分私募“不想跟科技股玩了”

    “在科技板块内部,也存在较多的‘高切低’的机会,比如AI产业链分为海外供应链、国内供应链,总体上来讲,国内供应链估值水平相对低一些,而且国产供应链的成长潜力不容小

    2025-09-25 10:04:07
    389
  • OpenAI从云端走向终端

    作为一家大模型公司,OpenAI缘何要将触角伸向硬件层面?“OpenAI发力AI硬件,核心在于构建‘算法 硬件 数据’的生态竞争体系。”天使投资人、资深人工智能专家郭涛表示

    2025-09-25 10:04:07
    1900
  • 期权市场规模创历史新高 上市品种达62个

    目前场内期权品种已经基本覆盖重要的金融宽基指数和商品板块,可交易期权的范围扩大,实体企业通过期权控制风险、增强收益的个性化需求快速上升,市场规模进一步增长;三

    2025-09-25 10:04:07
    1226
  • 市场震荡不改向上趋势 投顾调仓“发车”两不误

    具体来看,博时价值精选加仓了东方红京东大数据混合A、中欧红利优享混合C、前海开源多元策略混合C、博道盛彦混合C等多只近期表现稳健的绩优基金,新增了建信灵活配置

    2025-09-25 10:04:07
    1872
  • 中国资本市场“朋友圈”何以越拓越广

    中国资本市场“朋友圈”持续扩容,显示出全球投资者对于中国资产的配置意愿不断提升,这既是中国金融市场高水平开放的生动缩影,也是中国经济为全球发展注入确定性的有

    2025-09-25 10:04:07
    1210
  • 公募REITs搭起房地产“重转轻”桥梁

    第一,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开拓新融资路径。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调整期,“拿地—开发—销售—再拿地”的重资产传统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挑战,“向轻资产转型”成为行业共

    2025-09-25 10:04:07
    368
  • 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挂钩黄金结构性产品

    例如,建信理财于9月23日成功发行首只结构性理财产品“私行精选福星黄金鲨鱼鳍固收类封闭式产品2025年第1期”。黄金鲨鱼鳍结构性理财,指的是产品挂钩黄金,通过设置一

    2025-09-25 10:04:07
    1304
  • 银行理财子公司“双管齐下”把握权益市场回暖机遇

    其中,宁银理财调研最为积极,累计调研84次;招银理财、杭银理财、汇华理财紧随其后,调研次数均超60次。从个股分布看,银行理财子公司对创业板和科创板个股的关注度更高。

    2025-09-25 10:04:07
    1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