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金发行节奏明显加快。9月以来,超10只新基金提前结束募集,部分基金更是一日售罄,首募金额超10亿元的基金涌现。与此同时,基金管理人频频出手自购旗下新发权益类基金,以真金白银传递信心。
多只基金提前结募
9月11日,富国基金公告称,富国上证科创板200 ETF原定募集期为9月8日至19日,将基金的募集截止日调整至9月12日。
除富国上证科创板200 ETF外,9月以来,汇安成长领航混合基金、南方国证港股通创新药ETF、前海开源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天弘中证500指数量化增强基金、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西藏东财创业板综合增强策略ETF等12只权益类基金均宣布提前结束募集。
部分基金更是一日售罄。具体来看,9月8日,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基金启动发行,当天即结束募集。华商基金公告称,截至9月8日,该基金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已超过首次募集规模上限10亿元,认购申请确认比例为32.95%。这意味着该基金认购资金超过30亿元。
类似的还有,9月2日,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一日结束募集,累计有效认购申请金额超过募集规模上限50亿元,9月2日认购申请确认比例结果为56.67%。
在业内人士看来,近期多只新基金提前结束募集,主要缘于市场回暖,认购资金达到发行预期,基金管理人希望基金尽快成立运作,为投资者提供配置工具。另外,部分基金发行相对火热,基金公司主动控制规模,缩短发行期。
从即将发行的基金来看,多只基金设置的募集期也较为短暂。其中,创金合信中证国有企业红利ETF、摩根标普港股通低波红利ETF联接基金、永赢中证红利低波ETF募集期均为5天,华夏中证港股通医疗主题ETF联接基金、鹏华中证金融科技主题ETF、广发上证科创200ETF等均不足10天。
“10亿基”批量涌现
从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来看,“10亿基”批量涌现。截至9月11日,当月共有53只权益类基金成立,发行规模合计为396.7亿元。其中,12只权益类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0亿元。
具体来看,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发行规模为49.55亿元,广发创业板指数增强基金为23.93亿元,富国国证机器人产业ETF为23.44亿元。另外,博道中证全指指数增强基金、平安港股通科技精选混合基金、南方中证A500指数增强基金、交银施罗德产业臻选混合基金、国泰优质核心混合基金等发行规模均在15亿元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管理人频频自购旗下新发基金。9月8日,华商基金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与华商基金主动管理投资能力的信心,以及与广大投资者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原则,已于9月8日运用固有资金500万元认购旗下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基金。此外,9月以来,红土创新基金自购红土创新景气回报混合基金1000万元,招商基金自购招商均衡优选混合基金453万元。
截至9月11日,仍有数十只权益类基金正在或即将启动发行:64只权益类基金正在发行;21只权益类基金发布基金份额发售公告,即将启动发行。与此同时,基金管理人密集上报新品。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9月以来,已有超40只权益类基金集中上报。
权益类基金密集发行,新品密集上报,表明基金管理人对后市相对积极的态度。例如,华商港股通价值回报混合基金经理余懿公开表示,展望未来,以地产、消费为代表的内需板块将逐步企稳,以半导体为代表的创新产业正开启产能扩张周期,双驱共振或将推动市场整体回暖。在他看来,在人工智能领域,有望涌现较多出色的芯片和模型公司,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投资机遇。
叶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