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市场再融资活跃 后市流动性有望提升

  近期,港股市场再融资活动活跃。Wind数据显示,按上市日期计,截至9月9日,今年以来港股再融资规模达2144.37亿港元,规模远超过同期新股募资额。

  分析人士认为,受美联储9月降息预期升温、主动型外资结束连续净流出等利好因素影响,港股流动性有望提升,看好后续流动性改善对市场的支撑作用。

  再融资规模激增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今年以来,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为3531.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39.64%;股权融资数量共415起,同比增长30.09%。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9月9日,今年以来港股市场再融资规模达2144.38亿港元,已远超2024年港股市场再融资规模的875.13亿港元。

  从再融资数量来看,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再融资合计355起,其中主板再融资数量为284起,创业板再融资数量为71起。

  从再融资方式来看,今年以来截至9月9日,港股市场配售募集金额为2044.15亿港元,是份额最大的再融资方式,占股权融资总规模的57.89%;公开发售金额为22.77亿港元,占股权融资总规模的0.64%;供股募集金额为55.77亿港元,占股权融资总规模的1.58%;代价发行募资金额为21.69亿港元,占股权融资总规模的0.61%。

  再融资募集金额最高的企业是比亚迪股份,募资金额达435.09亿港元,占2025年以来再融资总规模的20.29%;小米集团-W以426.00亿港元的募资规模位居第二;药明康德以76.95亿港元的募资规模位居第三。

  IPO方面,截至9月9日,2025年以来共有60家企业在港股主板成功IPO上市(未包含GEM转主板上市企业,较去年同期的44家上升36.36%;IPO募集金额为1386.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590.33%。2025年以来最大IPO项目为宁德时代,募资金额为410.06亿港元。

  从各行业的再融资规模来看(按Wind二级行业统计,下同,再融资金额最高的行业是硬件设备,募资金额达503.67亿港元,主要来自小米集团-W的配售,融资规模约为426.00亿港元;汽车与零配件行业以475.47亿港元的募资额排名第二,主要来自比亚迪股份的配售,融资规模为435.09亿港元;医药生物行业以367.59亿港元募资额位列第三。

  从各行业的再融资项目数量来看,软件服务行业的再融资项目数量为34起,排名第一;医药生物行业以32起位居第二;非银金融行业以30起位居第三。此外,传媒、建筑行业再融资项目数均超20起。

  流动性环境将进一步改善

  美联储9月利率决议临近,全球资本市场聚焦其货币政策转向,多方机构押注降息,降息预期持续升温。

  港股市场中,科技、医药企业再融资占比较高。业内人士认为,美联储若降息将对港股形成有力支撑。港股对流动性和利率更为敏感,在利率下行周期中表现通常更突出,其科技、创新药板块有望直接受益。这类企业需大量前端融资,美联储降息将带动全球基准利率下行,显著降低其融资成本,构成实质性利好。

  国金证券表示,汇率层面,在香港金管局回收流动性后,香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Hibor快速回升,银行间流动性有所收紧。但当前套息利润已接近交易成本,汇率压力大幅缓解,流动性冲击或已近尾声。

  从外资动向来看,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上半年港股外资净流入仅2.1亿美元,其中主动型资金流出54.4亿美元;截至8月初,主动型外资才结束连续40周净流出,首次转为净流入港股及中概股ADR市场。他预计,后续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中国经济向好,外资或优先布局估值偏低的港股,四季度甚至可能出现空头平仓驱动的“逼空行情”。

  方正证券策略负责人沈重衡认为,港股资金结构分为外资、港资与内资,在美联储近期偏鸽派表态下,外资对港股的资金流入预期将改善。港股人工智能、创新药等品种兼具新兴产业属性与稀缺性。此外,近期A股电子、新能源等行业龙头纷纷计划赴港二次上市,部分已提交招股书,未来随着A股优质企业的加入有望进一步提升港股资产质量。

标签: /
上一篇2025-09-10

相关推荐

  • 港股市场再融资活跃 后市流动性有望提升

    再融资规模激增 Wind数据显示,截至9月9日,今年以来,港股一级市场股权融资(包含IPO与再融资)金额为3531.05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39.64%;股权融资数量共415起,同比

    2025-09-10 10:04:22
    329
  • 三大新态势凸显监管加码打击财务造假

    在南京越博动力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造假案件中,证监会拟对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员处以罚款,还拟对两名配合造假主体分别处以200万元、30万元罚款;在*ST高鸿财务造假案中

    2025-09-10 10:04:22
    686
  • 中国车企亮相慕尼黑车展大放异彩

    凭借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中国车企收获了欧洲市场的好评。尽管欧洲消费者普遍品牌忠诚度较高,但中国车企通过技术创新与本地化服务,正逐步打破认知壁垒。例如,上汽集团旗

    2025-09-10 10:04:22
    1754
  • 恒泰证券正式更名为金融街证券

    从业务布局来看,恒泰证券同时拥有恒泰长财证券、恒泰期货、恒泰资本投资、恒泰先锋投资四家全资子公司,并控股新华基金,业务覆盖股权承销保荐、债券承销、新三板推介

    2025-09-10 10:04:22
    512
  • 年内 港股公司回购总额突破1200亿港元

    展望后市,当前港股估值处于历史中低水平,投资价值仍然较高。 从港股公司回购金额来看,头部企业集中度尤为显著。今年以来,腾讯控股以488.52亿港元回购金额位居榜首;汇

    2025-09-10 10:04:22
    996
  • 153只年内上市ETF获私募机构重仓

    机构合计重仓持有年内上市ETF份额达7.97亿份,占比为32.56%;量化私募机构合计重仓持有年内上市ETF份额最少,占比不足32%。 在ETF产品选择上,数据显示,153只被重仓持有的

    2025-09-10 10:04:22
    1453
  • 多家A股公司谋篇卫星通信产业链

    在汽车直连卫星方面,公司于2024年成功中标中国电信天通核心网汽车直连卫星项目,该项目在实施交付中。” 广东通宇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通宇通讯”)在卫星通信

    2025-09-10 10:04:22
    1871
  • 工业和信息化部:“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8万亿元

    2020年至2024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从31.3万亿元增长到了40.5万亿元,制造业增加值从26.6万亿元增长到了33.6万亿元,整个“十四五”期间制造业增加值增量预计达到8万

    2025-09-10 10:04:22
    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