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是一种热带气旋,每年在中国登陆的台风平均有6-8次,对于即将到来的第11号台风,其名字是“玛莉亚”,台风命名始于20世纪初,由一个澳大利亚预报员首次给台风命名,取名为他不喜欢的政治人物,以此气象员可以公开地戏称它,1997年,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决定,西北太平洋和南海的热带气旋采用具有亚洲风格的名字命名,从2000年开始使用新的命名方法,新的命名方法是事先制定一个命名表,然后按顺序年复一年地循环重复使用,命名表共有140个名字,分别由14个成员国和地区提供。
台风“玛莉亚”于2018年7月11日9时10分在福建连江沿海登陆,给福州市区带来严重风雨影响,台风过境时,通常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了解台风的相关知识,做好防范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台风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一是要有足够的热量,这通常需要海面温度超过26.5℃;二是要有足够的水汽,这通常需要湿度在60%以上;三是要有足够的旋转力,这通常需要风速差异和水汽凝结程度,当这三个条件同时满足时,就可能形成台风。
台风过境时,通常会出现狂风暴雨天气,有时还会伴随有雷电、洪涝、山洪等灾害,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应该尽量待在室内,避免外出,如果不得不外出,应该注意避开广告牌、树木等可能被风吹倒的危险物体,还应该注意防范可能的洪水、山洪等灾害,避免前往低洼地区或者山区。
当台风过境后,虽然风雨逐渐停歇,但仍然需要注意一些后续事项,要注意检查自家的房屋、电路、水管等是否受损,及时进行修复,还要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被洪水浸泡过的食物,要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保持居住环境的整洁。
台风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了解台风的相关知识,做好防范工作,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台风带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