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西瓜卖的非常贵,为什么不进口中国的呢
我是寒鸦观天下,很高兴为你解答。
买了一整个西瓜,日本人欢呼雀跃。
日本西瓜卖的确实非常贵,这一点我在日留学时候感触颇深,而且不光是西瓜,基本上所有水果都很贵!对于我这个非常爱吃西瓜的“西瓜虫”,怎么可能度过一个没有西瓜的夏天呢!尤其是一到酷暑之际,就特想买个西瓜解解馋,但是苦于留学时囊中羞涩,每次只能买的起1/8切的西瓜,吃完后那幸福感真的是油然而生,至今难忘。

对于西瓜卖的贵这件事,有一个事情,让我印象最深刻。在日本留学时候,一个课题组里搞科研做实验都是提前通知,然后时间合适后大家一起合作着做,就算不是自己的试验,也必须打卡签到互相帮助,这一点学术氛围确实不错。我记得那是非常热的一天,大约有20多个人参与实验,大家大汗淋漓地做完实验后,当时的助教去学校超市买了一个西瓜回来,大约4000日元,合人民币高达240元(小个西瓜也得100多块钱)。当时在场的日本人跟疯了一样,欢呼雀跃,有躺地上跳街舞breaking的,有搂在一起high的,还有跪倒在助教面前行大礼的直呼お金持ち(有钱人)、万歳!当时看到这个场景我很错愕,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完事之后,助教切开西瓜,20多个人啊每人都分不到一块,有的是2个人吃一切,还津津有味地说:啊啊,满足了。当我跟他们说,我在中国的时候,夏天都是一麻袋一麻袋的往家买西瓜时,他们惊讶的说:红豆?(真的吗),然后立即说好要组团去中国过夏天,让我哭笑不得。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不是日本人买不起西瓜,是日本的西瓜真的是贵的离谱,他们很少吃。
坚守自己的阵地,抗拒外来的食品
既然西瓜卖的这么贵,为什么不进口中国的西瓜呢?我觉得,原因大致有以下几点:
首先,日本要保护自己国家的农业种植户发展,不管是种植水果还是蔬菜的,都要给予足够的政府补贴,守住自己国家的农业阵地。这是因为日本本身老龄化严重,少子化趋势明显,劳动力不足,种地的人更是越来越少,农业是一个国家的根本产业,没有农业,百姓吃饭全的靠外国是不行的。所以为了鼓励当地百姓种地,日本肯定不会大量进口外来食品冲击本国产业。
其次,日本人对自己国家产的食品比较放心,对外来的食品还是比较抗拒的。日本的蔬菜和水果在超市贩卖时,都是标明产地,甚至是种植者的照片和所有信息,做到有证可查,一旦出现食品事故可以直接找到源头。而对于中国的食品,很少有做到这种程度的。加之,由于在日本的电视台里经常报道中国的食品安全等负面新闻,日本人对中国的食品质量不太放心,所以蔬菜和水果很少从中国进口。如果是从中国进口的食物,还必须标明产地,让消费者可以看到。我在日本自己做饭,买菜时仅看到过大蒜和长葱有来自中国的,其他的都是日本本地的。还有,一般外来的食品卖的比日本本土产的要便宜很多,比如在日本超市里从美国进口的牛肉要比日本本土牛肉要便宜一倍。
其三,就是从中国进口西瓜等水果实在是太贵了,运输问题:西瓜容易腐烂必须空运,那成本你想想就知道有多高了;关税问题:外来食品进入日本收取关税可以高达900%,东西越贵,关税也越高。因此,加上运输费和关税,从中国运来的西瓜可能比日本当地的西瓜还要贵,所以基本上不会从中国进口西瓜。
其实日本不仅西瓜卖得贵,其他的水果售价依然也很昂贵。这当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日本属于岛国,土地面积本来就小,种了粮食之外,剩下拿来种水果的地方就少得可怜了。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日本的各种水果售价都特别的昂贵,毕竟物以稀为贵,这是每一个地方都奉行的真理。
当然,日本的海鲜就比其他卖的便宜,因为这里的海鲜非常的多,又新鲜味道又好。这和我们中国就是相反的,中国大部分水果都便宜,但是海鲜却极为昂贵,属于奢侈品。而日本则是海鲜便宜,水果是奢侈品。既然如此,可能有人就迷茫了,那从我们国家进口西瓜不可以吗?或者进口其他的水果,毕竟我们中国售价这么便宜,如果日本进口,那么卖价应该也就会低下来吧?
有这种想法,只能说你太单纯了一点。即使从中国进口水果,日本的售价依然不会低,原因有3点。第一,为保证日本果商的利益。如果都大量从国外进口水果,售价降低之后,大家都买这些进口的水果,那国内的果商们,东西卖不出去,还要花费这么多的成本,如果这样亏下去的话,日本估计就没有人愿意做果商了。第二,日本对水果的需求并不高。就拿西瓜来说,一到夏天,大部分中国家庭都会购买西瓜,因为这对我们来说是解暑神器。在酷热的天气里面吃上一大片冰凉的西瓜,那感觉真的太舒服了。反观日本就不一样,可能因为水果是奢侈品的原因,因此他们对水果的需求量一直都不大,偶尔吃一点,就已经觉得很满足了。这就和中国一些家庭吃龙虾一样,我们不可能经常买回家吃,偶尔吃一顿,过了口服之欲,也就不再想吃了。在这样的低需求量下,日本不可能大量进口水果,因为进口多了,又卖不完。
第三,进口的水果要求严格。日本对其他地方进口来的食品都有着极高要求,需要这些东西经过层层把关,有各种各样的检疫证明。这样一来,为了将水果卖给日本,中国的果商们需要花费很多功夫,需要经过各种各样的检验,时间花费了不说,多余的钱财还得花费出去。如此一算,成本也就变高了,那在卖给日本的时候,价格肯定就不会像在国内售卖的那般便宜了。 所以,综上这3点理由。日本想要从中国大量进口水果是不可能的,而且即使进口了,在日本的售价也一定不会低。
日本的西瓜确实卖得非常贵,例如特殊品种的方形西瓜单个能卖到上万日元。
就算是当季时,日本人也很少会买整个西瓜,毕竟价格不菲,市面上最为普通的西瓜要2千日元左右,相当于130RMB,故此,西瓜通常是切成一块一块来售卖的。
相比之下中国的西瓜物美价廉,品种又丰富多彩,其次产量占据了全球66.96%,排在了第一位,是什么概念呢?看看下面图片第一位和第二位的产量。
日本人若想吃到新鲜优惠的西瓜,从中国进口无非是最佳的选择,为什么不这么做呢?
答案,或许跟你想象有所差异,一切都是自身利益的驱使。
众所周知日本的土地面积有限,且山地盆地居多,可利用种植农作物的土地不多,产量自然上不来,导致物以稀为贵,包括其它水果和蔬菜,以及粮食。但,并非绝对,例如日本香蕉的产量更加少,比西瓜少数倍,价格却平民,很大的原因是依赖进口国外廉价的香蕉。
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一起引进西瓜?
答:造成连锁反应。
一、冲击了当地西瓜的价格。
如果大量的进口外来西瓜,势必价格下降。对于普通日本老百姓来讲是好事,花更少的钱吃到西瓜。
对当地农农而言,廉价的劳动力换来的却是微薄收入。长期下去,想必会罢工不干,纷纷转行,毕竟日本的人均GDP是我们的4倍之多,有更好的行业选择。为了避免此现象发生,日本政府为采取农业品贸易保护政策,确保农业户的收入。
二、关税在作怪
关税才是重中之重,日本对西瓜进口的关税是900%,如此惊人的数字,谁愿意把西瓜出口到日本呢?岂不是是亏本的买卖。
三、日本人对西瓜的需求不大。
自古以来,西瓜在日本一直都是被当作水果点心,悄然无声形成一种文化习俗。所以,日本人注重的是西瓜的整体的质量,并非数量,例如在意西瓜形状、甜度,在当地可发现踪迹,西瓜长得千奇百怪,三角形、四方形、葫芦形等等,而且每个西瓜都有标明大小、甜度、含税价格。除此,西瓜也是被当作送礼的佳物,也是饭后招待客人的点心。一旦这种习俗成为了习惯,就变成了走向高端低产。
因此,日本无需进口西瓜,能自给自足。
佘小厨(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