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秉文:改革是提高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根本措施

  编者按:当我们在编织社会保障这张民生安全网时,实质上是在构筑守护社会公平的堤坝,培育促进社会和谐的沃土。从养老医疗到失业救助,每一项保障政策的制定与落实,都在悄然改变着千万家庭的命运轨迹。

  财经3月26日讯(记者 段思琦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加快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实施好个人养老金制度。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政策机制,大力发展银发经济。”随着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日益加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政策再次成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

  针对这些热点问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接受了财经记者的采访。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方面各个方面都有影响,但是最敏感的就是养老金制度。”郑秉文直言。

  他解释,养老金制度是采取现收现付的方式,当中的缴费率、替代率、赡养率形成函数关系,一个参数函数发生变化,其他两个必须联动。若不联动或想保持不变,就需要外部的财政因素或其他行政手段的干预。

  2019年,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预测,未来30年我国的制度赡养率翻倍,到2028年,当期收入和支出出现逆转,结余首次出现负数,为负1181.3亿元。该报告同时指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到2027年有望达到峰值6.99万亿元,然后开始下降,到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

  郑秉文说,新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25-2060》在测算过程中加入了延迟退休的因素,同时加入2019年以来**实施的各项改革措施,包括**调剂制度、实现全国统筹等,最终测算的结果非常好。其中,收不抵支的年份,从以前的2028年延到了2036年。基金枯竭的年份,从以前预测的2035年推迟到了2044年,都往后延迟了八九年。这说明包括国家采取的延迟退休在内的改革组合拳在大大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可持续性,并发挥明显作用。

  “这就告诉我们,改革是提高养老保险制度财务可持续性的根本措施,并且综合性改革很重要,我们应该坚持改革,不改革就难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郑秉文如是说。

  但是,郑秉文还介绍到,更新后的精算报告还显示,人口老龄化最终还是能够反映到养老保险制度上,改革的压力仍然很大。比如,养老保险制度的潜在支持率(在职参保职工与退休人口的比值在2025年是2.7,就是2.7个在职职工对应1个退休人口,但到2060年,潜在支持率就降到1,就是1个在职职工对应1个退休人口。如果考虑到遵缴率的因素(实际缴费人数少于登记参保人数,一部分灵活缴费人员断保,到了最低缴费年限就不缴费了,潜在支持率就会进一步降低,降到0.89,就是0.89个实际缴费的在职职工对应1个退休人口,这是典型的“倒挂”,是人口老龄化反映在养老保险制度上的结果。

  人口老龄化作为全球性社会现象,其发展轨迹可追溯至1865年法国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历史节点,迄今已逾一个半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加速,该现象已形成跨洲际传播态势,特别是在东亚社会及中国等新兴经济体呈现加速特征。近三十年来,国际社会持续探索制度创新路径,我国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已在养老保险体系优化、长期护理制度构建等领域取得系统性突破。

  提到1889年德国建立并发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郑秉文说,自有这一保障以来,实行的就是现收现付政策,也就是用上班族当年缴纳的保费支付退休金。这样做的好处是资金风险小、管理成本低,可以抵御通货膨胀。它的弊端在于,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上班族的负担日益沉重,这样在两代人之间就产生了一个是否公平的问题。

  “现收现付制的代际之间团结在存在人口红利时是没问题的,是容易实现的。”他认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运行至今一百三十余年,都建立在代际团结基础之上。那么面对人口老龄化,劳动人口越来越少,而领取养老金的人口占比越来越大,就衍生出代际衔接的问题。德国率先进行改革,把纯粹的现收现付制度改成了积分制。

  具体来说,长期以来,德国一直承受着人口老龄化给养老金收支平衡带来的压力。但缴费率和国家补贴不可能无限制地提高,要控制养老金成本的上涨速度,必须使在职缴费者和退休者共同承担这个压力。1994年,养老金改革考虑到社会平均余命预期的变化,引入了人口因子。如果人口老龄化继续加深,人口因子会小于1,养老金给付水平随之下降。2004年养老金改革又引入了可持续因子,反映了养老保险系统赡养比的变化。当赡养比高于一定比例时,养老金下调。通过这种方式,德国力图使养老金替代率缓慢下降,以减轻年轻人的缴费压力,实现代际公平。

  郑秉文坦言,养老保险这项"社会发明"的起源地德国,至今仍在进行制度升级的实践探索。面对21世纪银色浪潮的冲击,每个国家都拿出了符合自身实际的解决方案——日本侧重介护保险联动,新加坡强化公积金功能,我国则建立世界最大的全民养老保障网。虽然,改革路径百花齐放,但破解资金可持续性难题、提高制度抗风险能力始终是各国改革的底层逻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3-26
下一篇 2025-03-26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3-26 16:03:30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3-26 16:03:30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3-26 16:03:30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3-26 16:03:30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3-26 16:03:30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3-26 16:03:30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3-26 16:03:30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3-26 16:03:30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