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中国人民银行信贷市场司负责人车士义在3月17日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央行将认真落实《方案》要求,会同金融监管等部门,研究出台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专门文件,强化金融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同,引导金融机构从消费供给和需求两端,积极满足各类主体多样化的资金需求。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方案》从增加收入提升消费能力、优化服务消费供给、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大宗消费更新升级等方面,全面部署促消费,这将全面提升消费增长动能。
车士义在上述新闻发布会上再次提到,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大消费重点领域低成本资金支持。事实上,央行近期已多次强调,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领域的投融资、促进消费和稳定外贸。
近年来,我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在支持实体经济、促进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共存续10项,余额合计6.3万亿元。
业内专家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结构性货币政策将继续创新、加力支持重点领域。当前我国宏观调控思路已转向消费与投资并重且更加注重消费。央行积极研究金融支持扩大消费的政策举措,这既是以人民为中心理念的体现,也是结构转型、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但同时促消费也要发挥财政政策、社会保障等各方面合力。
“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金融支持消费力度已然较大,当前提振消费要更多发挥政策合力。”上述业内专家谈到,未来促消费关键要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让居民没有后顾之忧,能消费、敢消费,才能持续释放消费潜力,并形成有效的消费信贷需求,实现经济金融良性循环。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