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方达基金武阳:在成长投资中捕捉确定性机会

  提及易方达基金武阳,其投资风格常被业界贴上“远见”“趋势”的标签。

  从业十余年,他亲历过个股暴跌的极端行情,见证了多轮周期转换。他坚信“坦途并非市场常态”,在投资中看重确定性,强调安全边际与左侧布局。

  犹如一位敏锐的猎手,武阳曾成功潜伏于云计算、新能源等多轮产业趋势爆发前夜。这并非运气,而是源于经年累月的跟踪研究。在他看来,投资需要厚积薄发,“用勤奋不断靠近未来”。

  但“靠近”不代表“预知”,他承认投资世界的不完全可知性,强调在预判的同时,做好应对一切的准备。这种“预判未来但敬畏未知”的理念,让他在追求确定性的同时,保持着对新兴事物的敏锐嗅觉,“拓圈是投资必须做的事情”。

  这些经历锻造了武阳的投资理念:以深度研究为基石,以产业生命周期为脉络,在科技、制造、消费、医疗四大板块中,通过多元视角寻找细分行业从“1到10”阶段的确定性机会,力争走出长期向上的净值曲线。

  尽管过去几年市场较多颠簸,武阳仍然认为投资是一件要做数十年的事情,“永远记得鲜花盛开的样子,也要时刻做好过冬的储备”。

  武阳,经济学硕士。2011年7月毕业即加入易方达基金公司,近14年从业经历,近8年投资管理经验。现任易方达瑞享、易方达远见成长、易方达先锋成长基金的基金经理。

  “坦途并非市场常态”

  中国证券报:你经历了多轮周期转换,其中印象深刻的事情有哪些?

  武阳:从业以来,我经历了多轮周期转换。2011年入行时我就赶上一轮调整市,当时跟踪机械和军工行业,在一年多的时间里,很多个股跌幅超过80%,这是入行之初市场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中国证券报:初入行并非一条坦途,这对你的投资思维有何影响?

  武阳:我明白了坦途并非市场常态,波动和回撤才是市场的主要部分。既然如此,作为职业投资者,如何尽量规避市场下跌风险、在波动中保持积极心态,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刚入行时我不太理解,一些基本面不差的公司股价为什么会跌幅那么大。看着跟踪的股票不断下跌,我尝试探究背后的原因,后来意识到,我之前对公司的了解可能不完全真实,存在一定假想,也可能是看问题的角度不对。这段经历对我的成长很有帮助,之后每次买入时,我都会设想这笔投资最差的情况,以及我能不能接受这一可能性的发生。

  投资就像打猎,夏季是打猎的好时机,很容易打到猎物,但我们永远要想到冬天什么时候会来,来的时候我们有没有做好过冬的储备,以及这个冬天会有多久,会不会比我们以前想象得更久,我们能不能熬过去。

  中国证券报:投资大师芒格有一句话和你刚刚表达的意思类似,他说,市场既有哀鸿遍野的时候,也有繁荣发展的时候,但无论是好的时候还是坏的时候,我们都要安然无恙地活下去。据说,芒格对你的投资理念影响比较深?

  武阳:是的,芒格在进行商业分析和评估时,会采用“生态”投资分析法,他强调要熟练运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式,比如他曾提出“lollapalooza效应”,意思是多种看似互不相干的力量共同作用于同一个方向,可能相互强化并放大彼此效应,产生超出预期的影响。

  投资的结果是多领域的映射反应,因此工作后我尝试不断扩大自己在不同领域的知识面,争取从不同维度,比如技术、商业甚至社会学、心理学等层面,去思考当下的主要矛盾,避免从单一角度看问题。即使同一个行业、同一家公司,在不同时间的主要矛盾也可能不一样,需要判断当前最主要的驱动因素。

  芒格也经常提到,投资时要先选择容易理解的内容。他还有很多人生思考也令我受益,比如每个人精力有限,要将精力放在自己热爱的事情上,无论是工作、家庭还是社交。

  中国证券报:投资是你热爱的事情吗?

  武阳:我挺喜欢这件事的。投资的本质是预判未来,而预判之后未来一段时间就会得到检验。如果预判正确,我会非常开心,就像小朋友得到糖果一样,这是对我的心理奖励,我非常喜欢这个过程。

  “拓圈是投资必须做的事”

  中国证券报:从你管理的产品持仓来看,最初云计算是你配置的重要部分,后来是新能源以及航空股,现在是智能化、消费相关个股。为什么一定要不断地进行拓圈?

  武阳:拓圈是投资必须做的事情。任何产业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都会经历“萌芽-成长-成熟-衰退”的过程。

  社会和经济发展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都不一样,投资必须把握当前的主要矛盾。比如在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成长行业是铁路;到了20世纪70年代,成长行业是石油;再到2000年之前,消费变成了最大的成长行业,背后都有自己的产业逻辑。

  作为长期投资者,我在投资行业要干数十年,如果只专注于一两个行业,就无法避免单一行业下行的风险,容易让我管理的产品净值曲线波动很大。当一个行业进入下行期,如果有更多行业可供投资,而且刚好处于产业上升期,基金经理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产品净值下跌,走出长期向上攀登的净值曲线。我想这是一名职业投资者应该去追求的。

  中国证券报:请具体介绍一下你的投资理念,你在投资手记中写过“不受周期禁锢的净值曲线”,这是你心中完美的净值曲线吗?

  武阳:这是我尽力去争取的业绩表现,是我希望通过努力实现的目标。

  每个人的投资理念都与个人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我入行做研究员期间就涉猎过许多行业,包括机械、军工、电子、通信、计算机、传媒等,后来在消费和医疗公司的一线调研上也投入了很多时间。所以在从业早期,我就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多行业的成长股投资者。

  我管理的组合也呈现这样的特色,即阶段性集中投资一两个行业,而且往往是行业处于高速成长期的时候。但拉长时间来看,比如在七八年的时间维度上,我的组合可能投资过三四个不同的大产业,而且产业之间可能是不相关的。

  我认为投资工作像一座冰山,呈现在水面上的可能只是持仓的二三十只股票,在全部工作中仅占比10%。实际上,我们日常不断跟踪研究的股票可能有两三百只,这些都是水面下的工作。我们不知道这些股票什么时候会有机会,但必须花时间去研究,这才是日常工作的大头。

  我会坚持这样的投资理念——在科技、制造、消费、医疗四大板块中,不断寻找成长性好的细分领域,在高速成长期捕捉投资机会,让基金净值取得更优异的长期表现。

  中国证券报:正如你所说,投资是预判未来,如何提高预判未来的能力?

  武阳:本质上这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这个行业要不要投,二是什么时间投。

  关于“要不要投”,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跟踪所有行业。面对一个新事物,很多时候我会站在一线用户的角度去思考它能不能发展起来,有时候这可能是很感性的。比如电动车,作为消费者你想不想买。大概从2019年下半年起,我们看到市场上的电动车有越来越多的车型开始让消费者愿意支付溢价,这种情况的出现,意味着电动车的产业趋势可能要来了。

  这种判断需要结合长期跟踪和深度思考,有的东西深挖下去,可能会发现底层逻辑是站不住的。

  中国证券报:在判断好产业趋势后,你怎样把握产业趋势?什么时间将股票纳入“冰山上的组合”?

  武阳:我认为,产业趋势的到来是不可能被完全预判的。物质世界很多时候是不可知的,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可知的。

  投资学介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之间,也是不完全可知的,我们要在这个框架下谈论如何将投资做得更好。如何把握产业趋势,我觉得主要靠勤奋,比如每一两周把跟踪的行业翻出来看看,观察其中的变化,看看自己的判断和想法与之前的认知是不是产生了差异。

  虽然产业趋势不可能被完全预判,但不代表我们不去做预判。对任何投资,我们心中都会有大致的预判,但不能固执,因为事物不一定按照我们想象的方式发展,要有一定的灵活性。我认为,在投资中应对与预判同等重要,要承认世界和投资的不完全可知性,用勤奋不断靠近未来,但在事情发生之后也要想如何去应对。

  “等待狙击AI应用投资机会”

  中国证券报:你持仓的个股往往毛利率水平比较高,是否可以认为你比较看重一家公司的竞争优势?

  武阳:是的,我更多是从“确定性”角度出发。

  从行业来看,我们倾向于选择从“1到10”阶段的投资机会,比如一个行业的渗透率已经达到5%、并且正在向50%发展,这是确定性最强的机会。“0-1”阶段的投资波动太大、成功率不高,我们基本不投,而是把它放在“冰山下”去跟踪、学习和观察。作为公募机构,我们的投资还要考虑持有人结构和负债端属性,需要平衡收益性和确定性,为控制回撤做一定妥协。任何资金都有时间成本,“0-1”阶段可能等待时间会很长,而A股市场是不缺乏机会的,我们可以选择更多确定性的机会。

  个股的选择逻辑跟行业一致,为什么选择行业里最优秀的公司,因为要投资于确定性。这些公司上市后已经用多年时间证明了自己是行业里最优秀的,短期很难发生大的变化。我们要考虑回撤风险,希望与确定性强的公司打交道,这样的公司未必涨得最多,但比较稳妥,这是权衡下的选择。

  中国证券报:拉长时间来看,你的持仓中科技公司比较多,叠加对确定性的追求,对于科技股的生意模式,你心目中有没有一个标准?

  武阳:科技股是一个总体概念,但里面有很多不同类型的公司,每一类公司都有对应的投资机会,我们不要持有偏见,不能只投资一个类型的公司。

  比如,互联网公司To C的商业模式居多,更像消费股;而特斯拉、苹果、英伟达等产业链上的公司,更偏制造业属性;还有一些依靠技术创新可能颠覆行业的创新型公司,比如早期的微软,当时微软没有C端市场,但英特尔芯片加上Windows系统,使个人办公成为可能,它创造了新的市场。

  这些公司每一类我们都应该单独分析,不能放在同一个类别里去比较,要想明白投资的是哪一类,没法一概而论。

  中国证券报:随着DeepSeek横空出世,各大公司争相部署大模型。你强调投资的确定性,AI应用相关的投资机会目前是否具备确定性?你对于人工智能未来的应用场景有哪些想象?

  武阳:我觉得AI的商业化落地已经具有非常强的确定性了。从第一性原理出发,AI到底是干什么的,我认为是解放了人的劳动力。从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工业革命到现在,许多生产力变革均是如此,一直在解决生产效率和精确性的问题,但从来没有解决人类脑力劳动的问题。

  如果AI能够解决人类创造性思维的部分问题,那将创造非常大的市场空间。当然这还处于非常早期的萌芽阶段,但我对这个产业趋势坚定看好。需要强调的是,这一过程中会有许多不可控因素,我们需要根据变化实时应对。

  另外我认为,AI应用会产生大的机会,但现象级的AI应用是不是一定在A股存量公司里产生,也不一定。每一波大的商业浪潮来袭时,一些创业公司可能跑得更快,因为他们没有束缚、没有包袱。

  对存量公司来说,颠覆式创新永远都要面对左右手互搏的问题,甚至可能颠覆自己已有的商业模式,因此内部往往会有许多阻力。所以中国的AI应用,可能需要等一级市场把更多更好的公司推上市后,我们才能找到合适的投资机会。

叶景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3-17
下一篇 2025-03-17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3-17 12:03:39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3-17 12:03:39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3-17 12:03:39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3-17 12:03:39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3-17 12:03:39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3-17 12:03:39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3-17 12:03:39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3-17 12:03:39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