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医保局昨天介绍,截至2月底,我国103个统筹地区开展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此举缓解医疗机构垫资压力,有利于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
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通知,要求各省推进即时结算,2025年80%左右的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基本医保基金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2026年推广至所有统筹地区。截至2月底,103个统筹地区开展即时结算,占统筹地区总数的26%,覆盖定点医疗机构4.37万家,定点药店6.76万家,即时结算拨付金额387.31亿元。
79个统筹地区在缩短月结算时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拨付频次。此外,61个统筹地区将即时结算的基金范围从基本医保基金,扩大到大病保险或医疗救助基金。
截至2月底,29个省份建立预付金制度,17个省份预付基本医保基金484亿元,其他符合条件的统筹地区将于3月底前完成拨付。
国家医保局表示,即时结算增加了医疗机构现金流,缓解了医疗机构垫资压力;推动了定点医疗机构加快对医药企业回款,促进医药行业整体资金周转效率提升。各地在推进即时结算改革的同时,通过设置拨付比例、强化医疗费用审核、主动与定点医药机构沟通交流等方式,确保基金运行安全、平稳、高效。
统筹地区是指参保人员的基本医保参保地,通常以市级以上行政区(包括地级市、州、盟为单位设立。
张紫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