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国家账本”:“大账”有力度 “细账”有温度

  受国务院委托,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查《关于2024年**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提高赤字率和地方专项债、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升政策实施效能……翻开2025年“国家账本”,数据增减之间、政策变动背后,反映着政府资金投向,传递着宏观调控动向。

  “大账”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2025年,我国财政政策从“积极”转向“更加积极”,将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并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政策措施,打好政策“组合拳”。

  “‘更加积极’是多年来首次出现的一个词。”财政部部长蓝佛安说,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既充分考虑实现年度预期目标需要,又着力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体现了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前瞻性。

  “更加积极”体现在财政支出强度上。今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9.7万亿元,比去年增长4.4%。同时,今年赤字率按4%安排,赤字规模达到5.66万亿元,赤字水平和赤字规模均为近年来最高。

  在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看来,赤字率和赤字规模的明显提高,有利于扩大支出力度,强化财政的逆周期调节能力,更好地防风险、惠民生、稳增长。

  “更加积极”体现在政府债券规模上。今年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首次突破4万亿元关口,重点用于投资建设、土地收储和收购存量商品房、消化地方政府拖欠企业账款等。拟发行特别国债合计1.8万亿元,也创下历史新高。

  “通过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实际上进一步加大了投资,从而解决了一些基础性但影响发展的问题,筑牢长远发展的根基。”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认为。

  “更加积极”体现在推动财力下沉上。今年**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34万亿元,同口径增长8.4%,重点是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增强地方自主财力,有效提高地方财政保障能力。同时,增加安排促进高质量发展激励资金,引导地方提高发展质量,增强内生动力。

  “细账”更暖: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翻开预算报告,一项项支持政策精准有力,传递着民生温度。

  ——保障民生,增加投入。2025年政府四本账合计支出规模将超过50万亿元,其中教育、养老等民生支出稳步增长。比如,今年**本级教育支出安排1744.43亿元、增长5%;将城乡居民医保人均财政补助标准提高30元,达到每人每年700元。

  “从报告看,2025年将进一步完善民生政策,加大对教育强国建设、卫生健康、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支持,将改善民生与激发内需潜能结合起来。”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厅厅长孙志表示。

  ——促进消费,扩大需求。今年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比上年增加1500亿元,扩大政策覆盖范围、优化补贴申报流程、健全回收利用体系,撬动更多大宗消费。

  “通过以旧换新,消费者对高品质、高性能、更新功能的消费品需求被进一步激发。”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田轩说,这种需求端的拉动将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最终形成既让消费有动力,又让产业升级有方向的供需良性循环。

  ——增强后劲,持续创新。今年**本级科学技术支出安排3981.19亿元、增长10%,进一步向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国家战略科技任务聚焦;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2000亿元用于支持设备更新,比上年增加500亿元,进一步扩范围、降门槛,鼓励先进、淘汰落后。

  罗志恒认为,预算安排对此做了重点保障,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转向科技驱动,有利于优化供给结构、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循环、以高质量供给创造需求,有利于维护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算账”求实:提升政策实施效能

  在加力的同时,今年的“国家账本”也着力提升政策效能。

  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利于提高财政支出的效率和效果,既是近年来一以贯之的做法,也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转换和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的要求。

  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财政厅厅长吕林邦表示,将精打细算、有保有压、效益为先,集中财力办好大事要事。科学编制债券资金使用方案,在确保按期完成债务化解任务的同时,尽可能放大资金“杠杆作用”。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进一步明确,开展**部门零基预算改革试点,支持地方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在支出标准、绩效评价等关键制度上积极创新。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杨志勇认为,零基预算改革,是预算编制方法的一次重大改革,需要“刀刃向内”,也需要“啃硬骨头”。当改革顺利推进,将大大提升财政资金效率,进一步强化资源统筹、提升保障能力,成果将惠及国计民生。

  全国人大代表、贵州省财政厅厅长石化清表示,要加大重点领域、重大项目预算评审和绩效评价力度,根据评价结果及时调整支出政策和预算安排,将资金投向更高效、更可持续的领域,促进绩效管理从理念树立、框架搭建向提质增效转变。

张紫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3-09
下一篇 2025-03-09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3-09 10:03:35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3-09 10:03:35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3-09 10:03:35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3-09 10:03:35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3-09 10:03:35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3-09 10:03:35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3-09 10:03:35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3-09 10:03:35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