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从全国两会看增进民生福祉

  “在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上多办实事,在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可及性上再上水平。”**总书记5日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这样强调。

  首次在政策取向中提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明确要求“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政府工作报告透出浓浓的民生暖意。一个个庄严承诺,充分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项项民生部署,传递出以更大力度增进民生福祉的鲜明信号。

  夯实民生之基,着力稳就业促增收

  “特别是要抓好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提出明确要求。

  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就业预期目标设为城镇调查失业率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在就业总量和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的背景下,这一目标体现了国家加力稳就业促民生的决心。”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院长莫荣委员说,促就业同时也有利于增收入、强消费,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

  回看过去一年,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就业优先政策持续发力,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56万人,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

  “加大各类资金资源统筹支持力度”“实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城乡基层和中小微企业就业支持计划,用足用好稳岗返还、税费减免、就业补贴等政策”……着眼新一年就业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作出一系列务实安排,用“真金白银”持续稳定就业基本盘。

  青年就业牵动亿万家庭,也是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2025届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新高、预计达1222万人。

  四川农业大学校长吴德代表说:“通过早动员早作为、增加实习实践等,今年我校应届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同比提高了5个百分点。拓宽青年就业创业渠道的同时,建议激励更多学生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到基层建功立业。”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就业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

  稳定存量,“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吸纳和稳定就业”;拓展增量,“统筹好新技术应用和岗位转换,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提升质量,“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行动”……立足新变化、新趋势,政府工作报告打出政策“组合拳”激发就业新活力。

  近期DeepSeek、人形机器人等带来的岗位替代和人才新需求,也在两会上引发热议。

  “我们将利用好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创造效应,紧扣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健康经济、银发经济,编制发布急需紧缺职业、未来就业需求目录,不断挖掘就业新增长点。同时培育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技能人才,促进他们稳定增收。”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王斌代表说。

  收入增长是劳动者的普遍期盼。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构建技能导向的薪酬分配制度,提高技能人才待遇水平。

  “这将给2亿多技能人才带来利好。”浙江晨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胡东方代表说,“应推动建立与职业技能等级序列相匹配的岗位绩效工资制,使技能的价值真正体现在工资条上,增强获得感。”

  “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推动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减负,完善劳动者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适当加快提高最低工资标准,2025年原则上所有省份都要调整”……政府一条条温暖人心的举措,绘就促进百姓增收的新图景。

  化解民生之忧,切实补短板强保障

  河北秦皇岛市北戴河区东山街道东经路社区,老年居民占比达36%。通过建食堂、志愿者上门助浴和理发等,居委会想方设法为老年居民破解难题。

  “一次洗澡、一顿热乎饭是民生小事,却是很多家庭的大事。”东经路社区居委会主任李丹丹代表说,聚焦群众烦心事忧心事创新治理、改革供给,惠及千家万户。

  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突破3亿人。面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加快推进。近日,由我国牵头制定的世界首个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正式发布。

  如何更好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依?

  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加大对老年助餐服务、康复辅助器具购置和租赁支持力度……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一项项细致安排,悉心关照老年群体生活

  “一老”连着“夕阳”,“一小”连着“朝阳”,都是关乎千家万户的重点民生事。

  “政府工作报告顺应百姓期盼,提出发放育儿补贴,增加普惠托育服务供给,将减轻年轻人生育负担和后顾之忧。”天津市妇联兼职副主席陈中红委员说。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

  越是经济面临严峻复杂形势,越要聚焦民生关切,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心系“万家灯火”、情牵“柴米油盐”、紧盯“急难愁盼”,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中的桩桩件件,把为民造福落到实处,把温暖送到百姓心间。

  增投入——**对地方学生资助补助经费安排809.45亿元、增长11.5%;居民医保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分别再提高30元和5元;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

  投入力度彰显民生温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孙洁委员说:“目前全国有1.8亿多老年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今年将最低标准进一步提高16.3%,有利于增强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

  补短板——健全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新就业形态人员社保制度,扩大失业、工伤、生育保险覆盖面,进一步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加大力度推动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推动将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纳入住房保障体系……

  “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规模庞大,不久前多家平台企业表态将为骑手缴纳社保。国家从政策层面加以完善,将推动补齐新业态人员、新市民权益保障的短板。”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委员表示。

  兜底线——加强困境儿童、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做好重度残疾人托养照护服务;加强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和常态化救助帮扶;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坚持基本民生投入只增不减、惠民力度只强不弱,这份书写百姓福祉的民生答卷,在绵绵用力中向前铺展。

  厚植民生福祉,顺应新需求新期盼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从“逐步推行免费学前教育”到“抓好校园学生餐、平台外卖安全监管”,从“优化药品集采政策”到“推动商品异地退换货、公积金异地取用、社保卡异地激活使用、医保账户异地结算”,从“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到“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

  全国两会开出的一张张“民生清单”,把百姓期待转化为可感可及的幸福,全方位提升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供给不断丰富——

  民之所望,安居为要。计划报告提出,“持续推进城市更新”“推动建设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的‘好房子’,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高品质居住需要”。

  “目前,全国已实施了超6.6万个城市更新项目,改造了25万个老旧小区,1亿多人直接受益。下一步要推进政府、百姓、市场三方携手共建。”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周岚委员表示。

  扩大健康、养老、托幼、家政等多元化服务供给;实施医院病房改造提升行动,提高二人间、三人间病房比例;引导扩大绿色产品供给和消费……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中一项项举措,将不断催生新供给,满足人民生活新需要。

  精神更加富足——

  凭借扣人心弦的剧情和令人震撼的视觉效果,春节期间电影《哪吒2》爆火出圈,成为我国首部票房破百亿元的电影。

  看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副市长杨远艳委员说:“这启示我们要增强文化产品质量,将传统文化、民俗传说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多引起群众的精神共鸣。”

  加强重大公共文化和旅游设施建设,推进群众身边的运动场地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翻开报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发展新篇章正加快书写。

  环境持续改善——

  春回大地,一群群候鸟在湛蓝的乌梁素海湖区嬉戏。经过多年治理,乌梁素海重现“塞外明珠”风姿。

  保护生态环境,是创造高品质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环。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新污染物协同治理和环境风险管控”“积极推进美丽中国先行区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新期待”。

  “污染防治攻坚战正在拓宽广度。”内蒙古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正高级工程师路全忠委员说,“治理微塑料等新污染物,要加强部门间的协同配合,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新征程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一定能汇聚起14亿多人民共同奋斗的磅礴力量,绘就更加精彩的民生新画卷。

张紫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3-07
下一篇 2025-03-07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3-07 08:03:10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3-07 08:03:10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3-07 08:03:10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3-07 08:03:10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3-07 08:03:10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3-07 08:03:10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3-07 08:03:10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3-07 08:03:10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