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地“任务书”看决胜“十四五”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如何决战决胜,在新征程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各省份亮出“任务书”,吹响“冲锋号”。

  看目标,有谋略。

  从经济大省广东,在去年14万亿元的高基数上确定今年目标“5%左右”,到辽宁“稳住一产、挺住二产、发力三产”,提出“增长5%以上”,再到西藏“把改善民生、凝聚人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明确“增长7%以上、力争达到8%”……

  看行动,见方法。

  从浙江支持杭州打造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注重“质的有效提升”与“量的合理增长”,到河南纠正行业垄断等不公平做法,致力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经济秩序,再到云南推广园区共建、园中园等模式,以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从中,我们读到各地贯彻落实以**同志为核心的党**决策部署的“全国一盘棋”意识,读到各地把握战略定位、发挥自身优势、以一域服务全局的创造性实践。

  从中,我们真切感受到神州大地的生机活力,深刻体会到中国经济的信心底气与光明未来。

  (一

  “找准在全国大局中的战略定位。”这是各地发展实践的深层逻辑,是共同下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盘大棋的战略考量。

  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是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5.39万亿元。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龙头,上海今年预期目标明确为“5%左右”。

  把上海建设成为“五个中心”,是党**全面研判国内国际形势、统筹把握改革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党**赋予上海的重要使命。

  上海的发展目标与行动,正是在这一战略定位下,坚持“四个放在”,进行深入思考和科学谋划的结果。

  上海临港,2021年迎来创业团队“能量奇点”公司,剑指超级能源——可控核聚变。

  这将是照亮未来的中国“太阳”。1升海水的聚变能,相当于300升汽油。目前,全球数十家核聚变科创企业,吸引投资超70亿美元,商业化仍是远景。

  远景意味着未知,更意味着“当前没有产值”,上海却矢志不移:材料研制、部件加工、装置安装、环评安评,全链条参与“补位”;科技委、经信委、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好政策护航给力。

  2024年3月,“能量奇点”自主研制的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临港建成;6月中旬,这个“人造太阳”,实现等离子体放电,我国在高温超导磁约束聚变这一关键领域取得先发优势。

  实现零的突破,耗时3年;实现可控核聚变商业发电,可能还要再等10年……

  不仅仅是可控核聚变。48K大丝束碳纤维国产线,从研发到规模化、高品质生产,历时10余年;国产大飞机,从立项到商业首飞,历时16年……

  未来产业常常“看不清”“需要等”,但往往能赢得未来。正因此,担负建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使命,上海始终保持历史耐心,“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难啃的骨头”,不计一时之利,多积千秋之功。

  **总书记指出:“一定要从大局,从崇高理念中来考虑我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这么做。”

  近代史上,我国落后挨打的根子之一就是科技落后。百年变局,科技创新是关键变量。

  要求长三角区域“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京津冀地区“着力打造我国自主创新的重要源头和原始创新的主要策源地”,粤港澳大湾区“建成全球科技创新高地和新兴产业重要策源地”……赋予使命、寄予厚望的背后,正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关键在科技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的实践回答。

  一国战略布局攸关国力兴衰,各地精准定位彰显制度优势。

  新征程上,牢固树立全局思想、把握战略定位,把协同作为关键方法,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战略主动,迸发出的将是前所未有的发展势能。

  (二

  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是坐镇中军帐的“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

  对于地方来说,做到各展其长,关键就在于因地制宜,结合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

  安徽地处中部,一度面临“不东不西”的发展困惑,新时代以来一路披荆斩棘、凯歌行进,今年提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以上,在实际工作中争取更好结果”,宣示“要勇挑大梁,‘跳起来摘桃子’”“赢得更多‘刮目相看’”。

  预期目标不低,口气也不小,一改一些人的刻板印象,更引发好奇:安徽,凭什么?

  三个角度可窥斑见豹——

  去年汽车产量跃居全国第二,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94.5%;

  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实现“三连跳”,去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

  从2018年到2024年,从突破3万亿元到突破5万亿元,地区经济总量每三年就迈上一个“万亿元台阶”……

  秘诀则在于,发挥多重国家发展战略叠加优势,在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三地一区”上持续发力。

  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党**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为各地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遇、打开了空间。

  正是着眼于发挥和用好共建“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中部崛起、长三角一体化等多重国家发展战略优势,安徽结合自身的区位特点、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科研条件等,激发多重战略的叠加效应,形成了总量向上、产业向新、发展向前的高质量发展之“势”。

  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以7家整车企业、2800家配套企业补位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助力形成“4小时产业圈”;

  加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芯屏汽合”“急终生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崛起,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从2013年的20.7%提高到2024年的43.6%……

  从东海之滨到西部高原,从南方山水到北国沃野,我国各地区资源禀赋差别之大世界少有。**总书记强调,“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凭借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级5G工厂这三个“全国最多”,江苏2025年布局新质生产力急需学科专业、建设创新联合体,将催生更多增长点;

  依托北部湾,深化与东盟务实合作,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开展海洋经济强产业行动……广西以预期增长5%左右的节拍,唱响发展的“协奏曲”;

  …………

  面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挑战,面对新旧动能转换的压力,“滚石上山”难度不小。但更应看到,科技革命、产业变革、新发展格局,时代的机遇扑面而来。

  放眼全国,每个省份都有发展战略红利、改革开放红利,“手握一把好牌”。同时,差异蕴藏潜力,梯度蓄积势能。

  牢记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找准比较优势、锻造发展长板,各尽其能、各扬其长,汇聚发展合力,中国经济不仅能赢得当下,更将赢得未来。

  (三

  党**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一个地方最重要的使命是什么。

  比如,当好国家粮食稳产保供“压舱石”,是东北的首要担当。“继续当中国的北大仓,和长三角地区是中国的尖端科技的中心,同样是光荣的,同样是重要的。”

  “保护好青海生态环境,是‘国之大者’。”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青藏高原,是地球第三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现生态功能最大化,成为这一区域的主要任务。

  **总书记指出,“青海承担着维护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重中之重是把三江源这个‘中华水塔’守护好”。青海牢记使命与责任,努力以一域服务全局,明确今年增长4.5%左右,力争更好结果。

  相比去年2.7%的实际增速,今年的预期目标上调到4.5%左右,青海靠什么实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是其要诀。

  一方面,守护“中华水塔”,青海“壮士断腕”,坚决摒弃“带污”的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青海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最大的潜力也在生态”。

  “十四五”期间,青海累计投入4.97亿元实施湿地保护与修复项目106项,高质量推进国家公园建设。当前,三江源区湿地面积已近5万平方公里,三大江河出境水质保持优良,每年向下游输送几百亿立方米的源头活水。

  一手高水平保护,一手高质量发展,以高水平保护支撑高质量发展。

  塔拉滩光电园区。700多万块光伏板犹如一片浩瀚蓝海,板下绿草如茵、黑藏羊成群。发展光伏产业,让戈壁荒漠变生态牧场,既能卖绿电,也让园区风速降低50%、土壤水分蒸发量减少30%,植被覆盖率恢复到80%,年牧草产量达11万吨。

  察尔汗盐湖。如镜盐田游弋采盐船,现代化工厂让卤水变成钾肥,为“端稳饭碗”提供支撑。同时,“白色盐卤”变“白色石油”,提纯锂资源,助力青海形成从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到锂电池制造的完整锂电应用产业链,为新能源汽车提供动力。

  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青海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辩证法,着力培育的是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湖北主动融入全国创新链,存储芯片、空芯光纤、心肌旋切等技术世界领先,“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

  成渝把握双城经济圈的“天时地利”,提高中欧班列运能,扩大西部陆海新通道辐射范围,破解西部地区国际物流难题,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大局、有力服务大局,既为一域增光、又为全局添彩,中华大地上,以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正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一年之计在于春,看准了就抓紧干。满弦开工、实干开局,我们定能实现“十四五”圆满收官!

张紫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3-03
下一篇 2025-03-03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3-03 08:04:01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3-03 08:04:01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3-03 08:04:01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3-03 08:04:01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3-03 08:04:01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3-03 08:04:01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3-03 08:04:01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3-03 08:04:01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