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向资金持续加码 基金重仓港股市值创纪录

  证券时报记者 裴利瑞

  2月26日,港股在短暂的一日休整后重拾涨势,恒生科技指数盘中突破6000点,创下2022年以来新高。随着港股一路高歌猛进,内地资金也加速南下,其中就包括大举买入港股的基金。

  数据显示,无论是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的港股标的市值,还是港股在公募基金重仓股中所占的权重,都创了历史纪录。

  1 成交额占近“半壁江山”

  在本轮港股回升的行情中,南向资产的参与度持续加码,对港股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2月25日,受《美国优先投资政策》等因素影响,港股低开,但最终却是低开高走。当日,南向资金净买入港股220.33亿港元,该金额为年内次高,同时,当天南向资金成交额占恒指成交额的比例达到了48.68%,接近半壁江山。

  2月26日,南向资金继续大笔流入,带动港股在短暂的一日休整后便重拾涨势,当天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47%,全天南向资金净流入104港元,成交额占比46.88%,其中在小米集团、腾讯控股等多个龙头个股上的成交占比已经超50%。

  更早一点的2月17日,当天南向资金成交额高达2006.71亿港元,占当天恒指成交额的50.13%,突破50%的大关。

  千亿私募景林旗下基金经理金美桥在致投资者信中表示,南向资金对港股的定价权和在港股市场中的话语权不断抬升,南向资金持续流入显示了内地投资者对港股的兴趣。“如果每年8000亿港元的南下资金持续2—3年,港股定价权必然会掌控在内地资金手中。2024年第四季度,内地投资者在香港交易额的占比提高至创纪录的45%,如果这种趋势持续,2025年很有可能超过50%。” 金美桥表示。

  截至目前,成交额占比超50%的目标已经实现,同时,截至2月26日,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已经净流入港股2496亿港元,较往年同期大幅增长。

  中信建投(601066)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在最新的研报中指出,南向资金将继续成为驱动港股上涨的重要力量。他认为,内资和外资的资金成本差异为南向资金的流入提供依据,内地利率持续处于较低水平,而美国则维持高利率,导致以中债为锚的港股股债收益差很高,以美债为锚的港股股债收益差偏低。因此内资流向港股的意愿显然较外资更强,考虑到美国今年大概率降息节奏放缓,预计这种现象还会持续较长时间。

  2 基金助力内资重夺定价权

  作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基金是南向资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此次港股回升的重要力量。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的港股标的市值合计4692亿元,创下历史纪录,环比增长1.03%,同比增长38.12%,皆高于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同期涨幅。

  港股在公募基金重仓持股中所占的权重也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公募基金重仓持有的股票资产合计3.22万亿元,其中,港股占比14.57%,刷新历史新高。2020年至2023年,该项权重分别为8.27%、7.82%、11.63%及11.50%。

  部分公募基金更是将港股仓位提升至历史极值。比如,富国民裕沪港深精选基金的港股仓位由去年三季度末的87.66%提升至四季度末的92.4%,该比例为历史之最;嘉实港股互联网产业核心资产基金的港股仓位由去年三季度末的93.03%提升至四季度末的93.58%,再度突破历史最高值。

  兴全沪港深两年持有基金经理陈聪表示,相较于2020年的“南下夺取定价权”,现在的市场情况是明显不同。

  一方面,内地投资者在整个港股持仓的比例足够高,高到它已经逐渐变成内资的存量市场。近年来,很多的机构投资者在更加积极地参与港股投资,无论是纯港股基金,或者通过港股通投资港股的基金产品,内资在港股中投资占比的提升一定程度上会改变港股的市场属性,港股可能会慢慢从纯离岸市场,变成一个半离岸市场,未来的波动、震荡,尤其是向下的风险会比过去要好一些。

  另一方面,港股市场的定价审美一定程度上越来越像A股。比如一些纯成长类的标的,在纯外资的体系里不太可能是现在的股价,但因为内资对于高成长性的看重,所以这些公司有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在较高的估值体系里面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这也证明至少在相当一段时间内,港股市场上的一部分定价权是在内资手上。

  3 内外资合力共振

  除了以基金为代表的内资大量涌入,近期,多家外资机构唱多港股,全球资金的“补仓”或将为港股注入新的活力,形成内外资合力共振。

  华安基金指出,近期,被动外资加速流入港股,主动外资延续流出但规模缩小。截至2月19日,港股市场获得被动资金(ETF)加速流入,被动外资流入规模从前一周的5.4亿美元升至9.1亿美元,以专注投资中国和中概股的基金为主,符合投资者用这两个指数工具博弈科技行情的特征;主动资金(Long-only为主)流出收窄,流出以专注中国和新兴市场的基金为主,流入以中概基金为主。

  高盛最新发布的报告也显示,2月14日至20日期间,对冲基金加大了对亚洲股市的押注意愿,目前已升至2016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A股和港股占资金流入的近一半。

  “低配是机会,再平衡是趋势。”富国基金认为,全球资金的“补仓”将为港股尤其是港股互联网板块注入新的活力,最终支撑本轮港股互联网行情有“质”也有“量”地健康上涨,当前南向资金定价权来到40%以上,内外资情绪共振或仍有后劲。

  不过陈果在研报中指出,外资对港股的作用主要是脉冲式的。从去年5月、9月两次行情都可以明显看到,外资短期因为某些原因快速流入后,一旦逻辑反转,对冲基金也会持续卖出,而在特朗普执政后外资面对的国际关系不确定性是更大的,因此后续一旦出现宏观层面的黑天鹅,外资的态度也会改变,不宜作为港股市场资金面的基本盘。

叶景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2-27
下一篇 2025-02-27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2-27 10:04:08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2-27 10:04:08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2-27 10:04:08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2-27 10:04:08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2-27 10:04:08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2-27 10:04:08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2-27 10:04:08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2-27 10:04:08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