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第二十一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上海拉开帷幕。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的专家学者齐聚黄浦江畔,共同探讨络病理论创新转化成果。大会同步设立3600余个国内外视频分会场,吸引3万余名专业人士参与,线上直播观看量突破千万人次。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团队开创的“理论-临床-新药-实验-循证”一体化中医药成果转化新模式,正在有力推动中医药现代化、走向世界。
从传统走向现代 从理论走向实践
“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络病理论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络”的概念,历经张仲景、叶天士等古代医家传承,却因技术局限未能形成系统理论。而今,这一沉睡千年的理论在科技赋能下焕发新生。
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历经40余年研究,系统构建“络病证治”“脉络学说”“气络学说”三大理论框架,《络病学》教材已在国内外40余所医学院校开设课程,络病学科被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水平中医药重点学科。
“络病学理论及实践是中医药学术传承创新的典范。”中华中医药学会会长于文明表示,该理论为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呼吸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防治提供了新思路。以脉络学说为例,其提出的“孙络-微血管”中西医结合理论,揭示了通络药物保护微血管内皮细胞的共性机制,相关成果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医脉络学说构建推动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入选新时代中医药标志性科技成果(2012-2022,名列第一大类别“中医药新学说新学科形成”的首位。
中国工程院院士张伯礼在致辞中介绍,吴以岭院士团队遵循“以临床实践为基础,以理论假说为指导,以治疗方药为依托,以临床疗效为标准”的研发模式,推动络病理论从古籍走向实验室和临床一线。“特别是通心络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研究,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上发表,充分展现了络病理论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方面的确切疗效和特色优势,芪苈强心治疗心衰的研究也成为中医药研究的标志性成果。”
循证突围获全球瞩目
络病理论的科学价值通过一系列国际高标准循证研究得到验证。2023年,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发表的通心络胶囊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大型临床研究结果证实其可降低患者30天心血管事件风险36%,降低1年内再次心梗风险74%。该成果被中国工程院院士高润霖评价为“中医药走向世界的样板”。
针对心血管事件链的系统干预,络病理论展现出独特优势。
何为“心血管事件链”?1991年,美国心脏病学专家布朗瓦尔德(Braunwald首次提出,将心血管病的发展归为“代谢综合征→动脉粥样硬化→心梗→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死亡”。心血管事件链的关键病理环节,符合脉络病变“凝”“壅”“塞”“不通”传变规律。
对此,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贾振华牵头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脉络学说营卫理论指导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链研究”,针对各环节均采取“控上游因素、治当前病变、防下游传变”的治疗策略,津力达颗粒、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药物均获得了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相关研究相继登上国际顶刊。张伯礼院士评价称,“通络药物系统干预心血管事件成为中医药临床疗效高级别证据的典型案例”。
在呼吸系统疾病领域,连花清瘟胶囊依托肺络病证治理论,成为病毒性呼吸疾病防治的代表药物;连花清咳片在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慢阻肺急性发作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中发挥“肺络病证治理论”临床疗效作用。贾振华教授表示,络病理论指导的创新药物“改变了国际医学界对中医药的传统认知”。
新质生产力激活传统医学潜能
“作为医药卫生和中医药工作者,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张伯礼院士指出,要以科技创新引领中医药转型升级,赢得患者信任和市场认可。他提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数据局印发《关于促进数字中医药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用3至5年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融入中医药全链条,“这是中医药发展的大势所趋”。
面对全球医学模式转变,络病学正通过多学科交叉与国际合作开辟新赛道。国际络病学大会连续举办21届,成为中外学者交流的重要平台。贾振华介绍,络病学课程已进入美国、新加坡等国医学院校,海外研究热度持续攀升。2024年,“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中药抗衰老评价技术与整合机制研究”被列为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医药现代化”重点专项,八子补肾胶囊的循证研究成果登上《植物医学》,为抗衰老领域提供新路径。
“当下,中医药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于文明表示,随着人们对健康需求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学的整体观、辩证论治的理念和独特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关注和认可。
21载国际络病学大会,见证了一个古老学科的复兴之路。从《黄帝内经》到JAMA顶刊,从黄浦江畔到五大洲实验室,络病理论的蜕变不仅是中医药现代化的缩影,更揭示了一条传统医学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的路径。用世界听得懂的语言讲好中医药故事,这场大会只是一个开始。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