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悉的图标虚假的外壳 金融“李鬼”App抬头

  自2019年人民银行部署加强移动金融App管理以来,移动金融App综合治理已近五年。如今来看,行业合规度大大提升,机构问题亦有所改善。不过,据2月23日北京商报记者多方采访梳理来看,行业一个同样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近期金融“李鬼”App顽疾也有抬头之势,不法分子通过仿冒App实施**,不仅在外观上“以假乱真”,推广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尽管已有多方围堵,但在业内看来,仍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

  熟悉的图标虚假的外壳

  “熟悉的App图标,可能只是虚假的外壳!”就在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反诈工作专班官方微信发文披露,有**分子盗用其他正规企业图标仿制App,欺骗用户下载,诱导受害者进行“投资”。

  从一个名为“数字农业”的涉诈高风险App来看,其通过仿冒阿里巴巴App,盗用阿里巴巴企业图标、宣传材料,自称为阿里巴巴数字农业创新平台,甚至在平台编造相关假新闻,设计包装了多个投资项目,骗取用户信任,以高额的收益率、极长的投资周期诱导用户进行投资充值。

  这一类情况并不少见,另一个被盯上的是支付软件“云闪付”,几乎是同样的方式,仿冒App盗用企业图标,捏造政策文件,盗用企业官网的相关图片及视频内容获取用户信任,同样是在App内捏造投资理财相关项目,以高额收益率诱惑受害者“投资”。同时也以办理“专属卡”为由,盗取用户个人信息,实施**。

  需要警惕的是,此类仿冒软件在推广方式上,已广泛采取电话、短信等方式“撒网式”蔓延,就在2月23日,一北京市民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其近日就收到一条关于“网商贷”的通知,宣称用户获批30万元的网商贷额度,同时还附上了一条链接,宣称苹果用户申请后请点击链接查看实时进度。

  点进链接后,进入了一个自称为“网商贷”的页面,并未有贷款额度及其他介绍,仅可点击“立即使用”,不过下一步需要用户输入手机号码并获取验证码,相关页面无任何服务协议提供。

  “以前这些情况我都是在新闻里才知道,没想到这几天黑手已经瞄准我了!”该北京市民称,这个平台的图标、名称和界面设计与正规金融App极为相似,稍不留意,用户就会被误导下载。但问题就出在填写手机号和验证码的环节,稍不留意,就可能导致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余额“人财两空”。

  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这些“李鬼”App,主要通过电话或短信营销,借助非法链接、虚假广告,甚至伪装成官方客服主动联系用户,瞄准的主要是那些急需资金周转或渴望投资理财的人群。

  乱象之下,有不少人因误信仿冒App“低息贷款”的噱头,但在申请贷款时被要求缴纳各种名目的手续费、保证金,转账后却再无下文,贷款也石沉大海;还有人被虚假的“高收益投资项目”迷惑,尽管前期获得小利,但在后期投入大量资金,导致最终血本无归;也有人尽管未充值投资,但却因在平台上填写信息,导致个人信息被泄露,频繁接到贷款甚至**骚扰电话……

  有平台被仿冒上千次

  金融App“李鬼”频频出没,实则相关机构也苦其久矣。

  仿冒App欺诈案例频发,主要集中在冒充银行、金融应用和投资平台等领域进行**活动。

  2月23日,一金融机构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确实有不法分子会将虚假App下载链接嵌入短信中,并面向广大金融消费者发送该短信,利用金融消费者急于用钱的心理,用“到账快”“低息”等话术诱导消费者点击链接,下载虚假App申请贷款。

  “该虚假App的界面按钮、业务功能、logo图标与官方App相似度极高,让用户难以辨别真伪。”正如中原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用户下载App、提交个人信息后,不法分子又冒充官方客服人员,甚至伪造监管部门资金冻结通知书,以“银行卡号输错导致账号冻结”、需缴纳“解冻金”“保证金”对账号解冻处理为由,诱导用户向其转账实施**。但正规金融机构在放款前通常是不会收取任何费用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类仿冒问题高发,中原消费金融相关负责人进一步透露,仅在2024年,就监测发现钓鱼网站共1503例,关停1503例;监测发现仿冒App共25例,下架25例;监测发现非授权应用商城上架App共125例,下架125例;监测发现假冒客服电话共1995例,处置1995例。

  这一数据看似夸张,但却在不少知名机构间普遍发生。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此前有不少头部金融平台被仿冒的数量高达上千个。“**手段不断翻新、层出不穷,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让其更具有隐蔽性、迷惑性等特点。”正如一被仿冒平台的相关人员介绍,如今,不法分子的作案工具不断升级。从手机短信群发器、电脑群发软件、一号通等发展到任意显号、改号软件等工具对其身份进行隐蔽,并通过伪造和仿冒等行为,使得相关文件、App与官方文件或官方App相似度极高,这给金融消费者辨别真伪也增加了难度。

  对此,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同样表示,目前,随着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趋向去中心化,不法分子利用社媒渠道,研究平台规则后引流获客,将用户吸引到私域后实施**,确实给源头防控带来极大难度。但要注意的是,此类不法分子通常有统一话术,还会使用谐音字等绕过平台敏感词,平台及金融机构往往很难在第一时间知晓。

  “实际上,背后不管是骗取用户资金还是盗取个人信息都有相应产业链。技术发展下,导致**分子甚至能利用自动化工具批量生成涉诈App,再加上有的平台出于商业利益方面考虑审核不严格,就容易形成顽疾。”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提到。

  监管机制仍需再完善

  就在不久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曾发布《关于防范通过仿冒金融App实施**的风险提示》,关注到不法分子通过仿冒金融App实施**行为的情况,造成金融消费者财产损失。为提高社会公众防范意识,保障自身财产安全和信息安全,特发布风险提示。

  尽管多方严打,但顽疾仍存,面对这一乱象,业内认为,监管部门虽已积极行动,发布风险提示、打击涉诈App,但仍需进一步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对App上架审核、运营过程的全方位监管,提高违法成本。

  正如知名经济学者盘和林指出,不法分子技术迭代很快,新仿冒手段层出不穷,另外用户的防范意识有待提高,相关监管部门要继续保持高压态势,继续增强技术手段,要和终端厂商、系统厂商协同,让手机和PC有识别“李鬼”的能力,及时提醒用户。

  苏筱芮则称,后续可考虑从监管科技、消费者沟通与公安司法打击等多方面共同推进。一方面,可以通过监管科技水平的提升加大对商业App的监测,从事前、事中阶段介入App非法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案例。

  另一方面,可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对金融App健全备案清单管理的同时,设立金融消费者有关App的投诉举报渠道,将害群之马及时清理出市场,此外还可以加大公安、司法层面打击力度,深入追踪参与仿冒App、山寨App专门的研发技术团队,从源头将此类黑灰产业链斩草除根。

  “应用商店等平台也要严格落实审核责任,加强对金融App的上架审核,对开发者资质、App功能和内容等进行全面审查。”王蓬博同时也指出,除了金融机构加强宣传提醒、用户提高辨别能力外,监管部门也要加大处罚力度,才能从根源上提高违法成本。

王擎宇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2-24
下一篇 2025-02-24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2-24 08:05:34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2-24 08:05:34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2-24 08:05:34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2-24 08:05:34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2-24 08:05:34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2-24 08:05:34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2-24 08:05:34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2-24 08:05:34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