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龙头引领回购潮 机构看好港股估值修复行情

  近期,港股回购浪潮汹涌。据Wind统计,2025年以来,已有超120家港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回购总金额超220亿港元。行业龙头公司的回购节奏和力度不减,其中腾讯控股今年以来累计回购金额已超140亿港元。

  机构人士表示,2024年港交所推进库存股机制改革,推动了更多港股公司加入回购队伍。持续性的回购活动也释放公司估值被低估的信号,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港股市场未来有望在宽幅震荡中上行。

  年初以来回购金额超220亿港元

  2025年以来,港股上市公司回购活动频繁。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2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2025年以来共有122家港股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期间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6.60亿股,回购总金额为223.34亿港元。2024年同期,港股市场共有92家上市公司进行股票回购,期间累计回购股份数量为7.21亿股,回购总金额为208.66亿港元。

  对比来看,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进行股票回购的上市公司数量、回购总金额同比分别增长32.61%、7.04%。

  值得注意的是,2024年全年港股回购总金额达2657.51亿港元,创历史新高,且远远超过2023年全年的1269.01亿港元。业内人士称,2024年的回购潮有望在2025年得到延续。

  从政策面来看,2024年港交所推进库存股机制改革,推动了更多港股公司加入回购队伍。库存股新规明确,发行人股份购回后的30天内,不得在场内或场外再出售任何库存股份。为提升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积极性,港交所还推出了回购限制期豁免新规,即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向港交所申请“豁免”资格后,可以在整个股份回购限制期通过自动股份回购计划进行股份回购。

  中泰国际策略分析师颜招骏表示,允许公司购回股份后不将其注销而是以库存股形式存在,有望提升更多港股公司的回购意愿,提高公司管理资产的能力,并为公司在融资方面提供更大的灵活性。

  金融和科技巨头成回购主力军

  记者发现,各行业巨头引领了2024年以来的港股回购潮,金融蓝筹股和科技股成为回购的主力军。2025年以来,港股市场的回购活动依然延续这一特征。

  在2025年以来回购金额排名靠前的港股上市公司中,出现了汇丰控股、友邦保险等金融巨头,以及腾讯控股、快手-W、小米集团-W等互联网科技领域巨头。此外,安踏体育、中远海控、药明生物等各个领域“领头羊”的回购金额也排名靠前。

  在2025年以来进行股票回购的122家上市公司中,有15家回购金额超过1亿港元,这15家累计回购金额达210.99亿港元,占122家上市公司累计回购总金额的94.12%;3家超过10亿港元,分别为腾讯控股、友邦保险、汇丰控股,累计回购金额分别为141.17亿港元、24.93亿港元、14.22亿港元。

  2024年3月,腾讯控股在2023年年度报告中公布了不少于千亿港元的年度回购计划。从执行情况看,腾讯控股在2024年各季度回购金额分别达到148.35亿港元、375.15亿港元、359.13亿港元和237.39亿港元,累计达1120.02亿港元;2024年全年共出手129次,日均回购金额达8.68亿港元。截至2024年,腾讯控股已连续三年成为港股回购王。

  投资性价比持续抬升

  机构认为,港股回购潮在一定程度上传递出市场对港股未来走势的信心。展望后市,港股市场在波动过后有望迎来新一轮估值修复行情,未来有望在宽幅震荡中上行。

  “2025年1月上旬,在外部扰动压力下,港股市场震荡走弱。”中信证券海外研究联席首席分析师徐广鸿表示,虽然外资大幅流出、估值显著回调,但是港股2025年业绩预期近期显著上调,且过半行业业绩预期均有上修,因而港股市场投资性价比正持续抬升。

  华泰证券研究所所长张继强表示,震荡市基调下港股市场短期或迎反弹窗口。“临近春节,投资者开始关心中国资产的春季行情机会。复盘2010年-2024年市场表现,我们发现春节前一周至春节假期结束期间,万得全A指数与恒生指数上涨概率分别为80%与60%。A股业绩预告披露期,投资者也常倾向于向港股寻找绩优标的。”

  展望2025年一季度,徐广鸿表示,当前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尚存,仍可能阶段性压制港股投资者情绪。不过,港股的权重标的即将从2月底开始披露年报,考虑到近期业绩预期的上修将对港股市场基本面提供支撑,叠加积极乐观的政策预期,港股市场有望迎来新一轮的估值修复行情。

  从中长期视角看,中国银河证券在研报中表示,总体上,2025年港股市场有望在宽幅震荡中上行。在一揽子存量和增量政策的支持下,港股盈利能力有望增长。国内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南向资金有望加速流入港股市场。估值方面,港股市场估值处于相对低位水平,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中长期配置价值较高。

  投资策略层面,张继强认为,春节后投资者重心或切换至我国政策预期,建议投资者可适当把握港股市场的反弹窗口期。配置上,在采取“哑铃”策略的同时,可适当增配恒生科技指数覆盖的标的。具体而言,底仓选取盈利预期较稳健的金融、电信、交运等红利板块;可配置受益于AI产业发展、盈利预期持续上修的科技硬件领域;同时,可增配具备业绩和性价比相对占据优势的标的,如部分互联网权重股。

  行业配置方面,徐广鸿建议关注三条主线:一是受益于国内政策和未来增长预期的消费电子和半导体板块;二是受益于春节旅游消费需求的出行链和餐饮领域;三是在海外通胀预期高企背景下,具备较强抗通胀属性的有色行业。

张紫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1-23
下一篇 2025-01-23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1-23 10:04:02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1-23 10:04:02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1-23 10:04:02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1-23 10:04:02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1-23 10:04:02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1-23 10:04:02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1-23 10:04:02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1-23 10:04:02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