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巨头展望2025年中国市场:看好宏观经济韧性 股债行情均可期

  2025年大幕开启,国际形势依然复杂多变,国际投资人纷纷将目光投向中国。新的一年,中国宏观经济呈现哪些新特征?政策利好不断,A股市场是否迎来新起点?利率步入“1”时代,债券市场何去何从?

  近日,全球资管巨头贝莱德、富达、瑞银等机构陆续发布2025年中国市场展望。总体来说,上述外资机构对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和股市表现均持较为乐观的态度。其中,贝莱德和富达不约而同地认为,受到政策托底和流动性充裕等因素影响,2025年中国股市、债市行情均可期。

  延续性政策释放经济复苏动能

  贝莱德、富达、瑞银等外资机构对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定增长都抱有信心,并且认为延续性政策的出台将不断释放经济复苏动能,重点看好内需增长。

  “如果说中国的经济发展犹如一幅水墨长卷,那么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的‘磨底’阶段,正如国画技法中的留白,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瑞银集团亚洲经济研究主管、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表示。

  “2025年,中国要保持5%左右的GDP增长率,重心将转向内需拉动。”贝莱德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在近日召开的贝莱德中国2025投资展望交流会上表示,拉动内需主要在于投资和消费两个方面。在消费上,以旧换新、开放对外免签等政策是有效的。在投资上,主要包括制造业、基建、科技创新等方向。其中,制造业投资将从传统的扩大产能转为追求更智能、更环保的产能,以顺应AI、自动化飞速发展趋势;在基建投资上,国内的地下基建尚为短板,可以进一步加大该领域的基建投资;此外,科技创新投入还会进一步增加。中国不仅拥有庞大的市场,还有大量的科研人员和各种资源,这是中国独特的优势。

  富达国际亚洲经济学家刘培乾认为,2025年中国宏观经济的关键词是“稳定”,预计经济增长重心会向内需转移,开始向以消费为主导的高质量增长模式转型。同时,预计逆周期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宽松力度将加大,为家庭部门提供更为强劲的支持,促进经济增长,因此核心CPI和PPI将逐步回升。

  汪涛认为:“尽管2025年全球经济可能略有放缓,美国或继续加征关税,但电子产品的上行周期仍将延续,中国的进出口对GDP增长仍然有积极贡献。在内需方面,2025年房地产投资降幅可能收窄,制造业或将分化,而政策加码可能成为重要增长点,例如保持基建投资的高位运行。”

  在政策预期上,外资机构一致看好中国将会陆续出台更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刘培乾表示:“为应对全球需求放缓和外部不确定性的潜在影响,预计2025年中国将出台更强有力的宽松政策。预计财政政策会进一步聚焦在商品消费、地方政府化债以及房地产市场的宽松调整。总体而言,预计政策层面仍将是渐进但积极有为的调整,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

  宋宇认为,预计今年包括预算赤字在内的广义财政赤字要扩大,特别是能带来间接经济和社会回报的部分;货币政策需要继续降息降准。同时,进一步适度提高银行新增贷款出现违约的容忍程度,降低银行放贷的后顾之忧。

  汪涛表示,政府对于稳增长的决心是非常明确的,今年全国两会后,可能还有更多的政策跟进。“在经济转型和外部冲击的压力之下,中国政府可能有一些改革措施加速出台,包括户籍制度改革、社保方面的改革,今年有可能出台关于促进民营企业的法律以及放开服务业管制与准入的相关政策,同时更深入地扩大开放。”汪涛说。

  外资有望进一步流入中国股市

  当前,国际投资人再度将目光聚焦在复苏的中国股市之上。随着治理改革的深入,叠加利好政策不断推出,中国资本市场正处于关键的转折点。

  展望2025年,贝莱德大中华区投资策略师陆文杰分析称,针对中国市场,全球投资者认为中国政策会有底部保护,在这种情况下,贝莱德对中国股票持战术性“超配”的观点。

  “从中期维度来看,预计中国货币政策会不断加力,如果资金成本不断下跌,未来1至3年内,股债行情均可期。”贝莱德基金量化及多资产投资总监王晓京表示,“从全球市场来看,中国股票仍处在估值洼地,如果今年有持续的增量政策出台,进一步增强海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转型和化债长期目标的信心,外资就有望进一步回流中国市场。”

  瑞银对2025年中国股市也持乐观态度,理由是企业盈利回升、资金面改善、估值低位以及耐心资本助力,或将推动市场向上。瑞银大中华研究部总监连沛堃表示:“从流动性的角度来看,A股市场有大量场外资金等待入场,包括新开户的个人投资者、新发行认购的公募基金、此前低配中国股市的外资以及尚未入市的中长线资金等。因此,国际投资者普遍对A股市场中期走势持积极的看法。”

  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首席多资产投资官刘睿认为,今年权益市场的机会应该比固收市场稍微好一些。他倾向于在愿意承担的风险范围内,多配置一些股票资产。因为债市走得稍微有一点靠前,所以后续愿意选择赔率更大的权益市场;再往后看,胜率就是经济基本面的数据出现边际好转。

  在权益投资机会方面,贝莱德基金首席权益投资官神玉飞认为,2024年**经济工作会议中提到了“大力提振消费”和“人工智能 ”,这可能是2025年两个政策主线,后续政策值得关注。他提到,可以重点关注国有大中型银行在最新年报中关于信贷投放方向的表述,是否重点提及“人工智能 ”等关键词,银行若加大对这方面信贷投放力度,将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神玉飞表示,今年将重点关注确定性、市场整体收益、个股超额收益和困境反转,构建组合投资。具体而言,一是向红利资产寻找组合的确定性,力争获取底仓收益;二是深挖科技创新领域寻找整体收益;三是向港股市场寻找个股超额收益;四是弹性更大的超额收益可能来自困境反转的行业,例如最近的海上风电板块等。

  富达基金投资主管聂毅翔表示,较为关注受到政策扶持的科技、高端制造、消费和医疗保健等行业,尤其是科技创新和内需两大方向。中国的科技和先进制造业在全球具有领先竞争力;在人均GDP长期向上趋势下,消费需求将有显著提升空间。另外,在低利率环境下,考虑其高收益的特征,仍然看好红利资产的配置价值。随着鼓励上市公司加大分红、强化投资者回报的政策措施持续出台,红利资产有助于为投资者提供长期稳健回报。

  债市长期向好但需警惕短期波动

  2025年以来,债市延续强势,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探至1.6%以下,但近日债市出现回调态势。多家外资机构认为,长期来看,当前经济处于弱复苏状态,叠加宽松货币政策预期,有望推动债市继续走强;但短期来看,债市面临一定的扰动因素,存在波动风险。

  贝莱德建信理财副总经理、首席固收投资官王登峰认为,去年推出的一系列增量政策逐步落地,对经济有一定提振作用;从经济数据来看,当前经济运行状况较此前有所改善,未来经济数据有望逐步好转;随着后续经济数据好转,货币宽松预期将会出现边际收敛的变化;由于外部因素的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走势也面临更多压力;从估值来看,当前债券市场估值并不便宜。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对债市短期走势带来扰动。

  不过,王登峰表示,中长期仍看好债市表现。他认为,全年来看,经济还是处于弱复苏状态,政策尤其是货币政策有望延续宽松,叠加银行、保险、基金和理财的配置需求较强,有望推动债市继续走强。

  贝莱德基金首席固收投资官刘鑫表示,2025年债市将继续在政策宽松的环境中维持较稳运行,并迎来更多的结构性机会。“尽管短期仍面临一些风险,但在经济增长企稳和政策逐步见效的背景下,债市长期配置价值依然显著。投资者需在震荡中寻找确定性,把握政策窗口期,同时精细化管理组合风险,以获取更高的收益回报。”刘鑫说。

  在具体的品种上,富达基金固定收益基金经理成皓表示,在利率债方面,随着2025年广义财政赤字提高,利率债供给也将增加,预计对债市的整体影响将较为温和。2025年,利率债整体发行节奏可能相较2024年更为平均,有望减轻短期内对于市场形成的供给压力,而且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配合财政发力,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吸引力。

  在信用债方面,成皓认为,2025年,信用债仍有利差收缩和板块之间的结构性机会,以增厚投资收益。预计2025年城投债和银行二永债等主要板块净融资放量的可能性不大,因而整体信用债供给较2024年应不会大幅增加。另外,机构对于收益率的要求仍会催生较强的信用配置需求,助力信用利差压缩。目前,从利差角度来看,各板块利差已接近去年年初水平,因此信用债在2025年仍有一定补涨空间。

  在可转债方面,刘鑫认为,可转债能凭借固有的债性特征和转股机会,在权益市场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为投资者提供较好的下行保护和一定的上行收益空间,配置价值凸显。但策略上需注意动态调整,通过定期再平衡和择机增减仓位,在不同市场周期内充分发挥可转债的攻守兼备属性。

  在产业债方面,王登峰认为,由于发行主体所属行业的不同,产业债的投资机遇和风险也有较大差异。比如,受益于国家“两重”“两新”政策的产业债投资机会相对较大。投资者需要把产业债的信用研究工作做得更细、更扎实,深入研究不同行业和发行主体情况。总体来看,投资者仍需对部分行业保持谨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1-18
下一篇 2025-01-18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1-18 10:03:09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1-18 10:03:09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1-18 10:03:09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1-18 10:03:09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1-18 10:03:09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1-18 10:03:09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1-18 10:03:09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1-18 10:03:09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