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深化改革开放显成效

  2024年保险业改革开放硕果累累,为2025年行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双轮驱动下,保险市场体系持续健全,重点领域改革取得突破,高水平对外开放更进一步,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民生保障体系完善注入了强劲动力。

  市场体系更健全

  2024年9月,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强调要持续健全保险市场体系,支持大型保险机构做优做强,引导中小保险公司特色化专业化经营发展。

  回顾2024年,我国保险市场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大型保险机构和中小保险公司之间的功能分工愈加清晰,支持大型保险机构做优做强的政策进一步落实,中国人保、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头部企业继续发挥在风险保障和资本市场稳定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人保作为行业龙头,2024年在政策支持下深化风险保障主业,积极布局农业险、健康险等民生领域,同时通过绿色金融与长期投资稳定资本市场;加速数字化转型,优化服务与风险管理能力;在突发事件中展现企业社会责任,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人保营业总收入4695.76亿元,同比增长12.2%,在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引领作用。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裁于泽表示,中国人保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和数字金融五大领域,创新服务模式,支持科技企业全周期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双碳”目标落地,助力中小微企业发展、乡村振兴和新市民需求保障,深化健康养老业务布局,提升数字化服务能力。

  “中国人保通过‘保险 风险减量服务 科技’模式,降低社会风险成本,构建推广性服务标准。坚持合规经营,强化风险管理,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在金融强国建设新征程中,中国人保将继续聚焦高质量发展,更好发挥保险在经济社会中的功能作用。”于泽表示。

  与此同时,中小保险公司也在政策支持下,通过特色化、专业化的差异化战略实现突破。

  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云泽表示,保险业正迎来高质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保险源于互助共济、风险共担,其蕴含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理念与金融工作的人民性天然契合。

  以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为例,作为相互保险机构,众惠相互将普惠金融作为核心理念,主要聚焦于儿童、老人、新经济从业者以及带病体等特定人群,凭借其独特的会员制和风险共担理念,在保险市场中独树一帜。

  “这种精准定位不仅有助于公司找到中国式相互保险的自身定位,更为助力保险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董事长李静表示,通过相互机制解决社会保障难题,兜牢民生底线,发挥金融行业社会治理功能的核心作用一直是众惠相互奋斗的目标,在未来也将为之继续努力。

  产品升级促发展

  2024年,保险产品的定价机制和精算技术应用领域全面深化,保险市场迎来一个又一个新产品,智能网联汽车保险、新能源车险、低空保险、商保年金等新型险种百花齐放,给予了消费者更多的选择空间。

  在财险领域,低空经济、新能源车险等在2024年热度较高。2024年,被大众称之为“低空经济元年”,低空经济迎来政策利好,迅速成为多家财险公司的发力点。

  低空经济是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核心,辐射带动多领域融合发展的综合经济形态。在这一背景下,金融支持低空经济发展的步伐明显加快,多家保险公司推出创新产品,为低空经济“起飞”保驾护航。头部财险公司纷纷加大布局,如太保产险发布无人机三年战略规划,平安产险推出“低空经济护航者”保障方案并签约政府救助保险,人保财险则在广东和浙江签发民用无人机保险保单。

  低空经济保险覆盖产业链上下游,从生产制造、试飞交付到实际运营,市场需求广阔。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副教授李建平表示,低空经济保险被视为保险业的新蓝海,但行业仍面临数据匮乏、认知不足、人才紧缺等障碍。保险机构需建立专业团队,加强与科研单位合作,完善风险管理数据库,以提升对低空经济的风险管理能力。

  新能源汽车销量在2024年也迅猛增长,部分月份销量占全国乘用车市场的一半,新能源车险成为车险行业的第二增长曲线。市场预测,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1167万辆,车险保费规模预计达1865亿元,占比18.7%;到2030年,保费规模预计达5309亿元,占比近35%。

  然而,新能源车险发展也一直面临着保费高、续保难的问题。为破解这一困境,金融监管总局在2024年提出多项举措,包括丰富产品体系、优化定价机制和深化车险综合改革,旨在推动新能源车险高质量发展。

  人身险领域在政策支持、产品创新和科技赋能的驱动下,呈现出诸多新亮点,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其中,健康险继续成为人身险领域的核心增长点。在政策层面,国家进一步完善健康险的支持体系,包括优化商业健康险税优政策,鼓励商业保险参与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同时,多地试点“个人养老金 商业健康险”联动模式,为居民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保障解决方案。

  在商业健康险领域,针对慢性病、重大疾病和老年人群的定制化产品逐步落地。2024年,一些保险公司推出了多层次健康保障计划,涵盖住院、门诊和健康管理服务,满足了多样化需求。

  此外,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加速,第三支柱养老保险持续成为关注焦点。个人养老金政策逐步完善,2024年多个地方政府试点将商业养老保险与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相结合,推动形成更完善的养老保障体系。

  保险公司也积极推出创新型养老产品,如多元化年金保险、长期护理保险和养老社区服务结合的“保险 养老”模式。这些产品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通过嵌入健康管理和护理服务提升客户体验。

  国际合作拓新局

  2024年,我国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吸引了优质境外机构入华发展的同时,中资保险机构的国际化进程也加速拓展。

  优质境外保险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步伐加快。李云泽在2024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2024年10月17日已正式批复法国巴黎保险集团联合德国大众汽车金融服务公司海外公司在北京新设立财险公司,批复美国保德信保险公司在京设立保险资管公司。

  两家外资保险机构获批在华设立新机构,是我国金融业持续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境外保险机构在境内已经设立了67家营业性机构和70家代表处,外资保险公司总资产达到2.4万亿元,在境内保险行业市场份额已经达到10%。进入2024年,外资更是频频通过股权收购、战略投资等方式,加速布局中国保险市场。

  李云泽表示,对外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也是金融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始终是全球投资的热土,对外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我们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

  与此同时,中资保险公司海外布局的步伐更加稳健。中再产险是国内再保险企业“走出去”的先行者,受中国再保委托,全面经营集团国际业务,成为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中资再保险企业。多年来,中再产险积极参与国际再保险市场,做中国再保险企业“走出去”的排头兵;发挥再保险功能作用,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统筹全球资源,开展风险减量服务;坚持“引进来”,推动国内保险市场高质量发展。

  在服务重大标志性工程和重点项目中,中再产险为数百个共建“一带一路”项目提供超千亿元风险保障,运用卫星遥感技术支持中国铁建秘鲁重大工程顺利开工建设。在服务出口企业方面,该公司为1万余列中欧班列、超80万标准箱跨境贸易货物提供风险保障,大力支持出口信用保险业务。中再产险总经理王忠曜表示,中再产险将继续积极服务保险业高水平对外开放,在进一步拓展国际再保险业务、参与全球风险治理的同时,积极吸收借鉴境外再保险发展经验,反哺国内市场,推动再保险领域国际国内市场双循环良性互动。

  展望2025年,保险业改革和开放将进一步深化。业内专家表示,未来的保险市场体系将更加多元,产品和服务的创新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国际化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也会继续提升。保险行业将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为关键的支柱作用,为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孟茜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1-09
下一篇 2025-01-09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1-09 12:03:10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1-09 12:03:10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1-09 12:03:10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1-09 12:03:10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1-09 12:03:10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1-09 12:03:10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1-09 12:03:10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1-09 12:03:10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