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天!商业航天万亿市场按下启动键

  航天产业的无限可能,正在一步步接近现实。

  全球商业航天新技术加快演进,巨型星座建设热火朝天,卫星互联网市场快速增长。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厚积薄发,产业链技术水平和完整度大幅提升。

  商业航天的多个里程碑节点留在了2024年。从这些节点出发,我国卫星产品和发射服务渐成规模,太空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卫星商业应用场景初步落地。

  商业航天被誉为新增长引擎,各地出台政策抢抓机遇。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表示,商业航天产业万亿元市场蓄势待发。

  热度空前

  2024年,国内的商业航天产业迎来了多个里程碑事件,为2025年商业航天的爆发奠定基础。

  “2024年,商业航天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这一新兴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得到认可。”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科技委原常委周伟敏对记者说。

  2024年8月6日和12月16日,我国“千帆星座”和“国网星座”相继成功发射首批组网卫星。巨型星座建设是当前全球商业航天产业的主要目标。这两个巨型星座计划的卫星数量均超过1万颗,批量组网建设序幕的拉开,意味着高频次火箭发射、批量化生产卫星不再遥远。

  商业航天产业链复杂,涉及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及应用运营服务等众多环节。我国形成了较完善的商业航天产业链生态,企业总数达到500余家。其中,运载火箭企业约49家,卫星研制企业约141家,卫星营运企业约178家,卫星应用企业约154家。随着近期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圆满完成首次发射任务,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链补上了最后一环。

  上市公司也纷纷掘金新赛道。思科瑞子公司海南国星飞测作为海南文昌航天城入驻的唯一提前布局产能的第三方检测服务商,正稳步推进建设落地,建成后将为火箭产业园、卫星超级工厂及相关配套项目提供完善的检测服务配套。

  高华科技的高可靠性宇航级传感器可在恶劣和严酷环境下长期稳定工作,过去十几年里在长征系列火箭上建立了较为深厚的配套基础和良好的应用口碑。目前,公司已与中科宇航、星河动力、东方空间、星际荣耀、零壹空间、蓝箭航天等商业航天伙伴建立合作关系。

  美国市场研究公司QuiltySpace的报告预计,SpaceX“星链”2024年将实现66亿美元收入,并首次实现正向自由现金流。近期更有消息称,经过一笔股票回购交易,SpaceX的估值将被推高至约35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企业。

  天仪研究院副总经理吴兴贵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说:“SpaceX实现盈利让行业信心倍增,因为其盈利不是依靠国家扶持或融资,而是完全依靠用户付费。就像互联网的模式一样,大众真正用起来,实现了产业链的商业闭环。”

  突破不断

  技术水平是决定商业航天产业发展水平的关键因素,尤其是火箭复用技术,对于降低成本,实现航天工业化至关重要。

  2024年,SpaceX的猎鹰9号火箭一级复用次数已超20次,新一代重型运载火箭“星舰”在第五次试飞中成功实现了“筷子”夹火箭,即通过机械臂捕获降落的助推器,距离火箭完全复用的目标更进一步。

  大量的可重复使用火箭试验和发射需求形成趋势。2024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蓝箭航天等单位的重复使用火箭试验箭均完成了10km级飞行试验,不同技术路线得到验证,表明我国已取得重复使用火箭关键技术突破,为2025年实现首飞奠定了技术基础。

  低成本、高集成、性能强的可堆叠平板卫星,可以像平板电脑一样堆叠起来,是实现高效发射、快速组网的基础。微纳星空2024年发射的泰景四号03星填补了我国商业领域Ku频段相控阵雷达卫星的空白,其扁平化构型设计,颠覆了传统卫星立方体设计思路和物理形态,大幅提高了火箭整流罩内空间的利用率。

  产品化同步推进。目前,我国已有若干商业火箭进入稳定运营阶段。星河动力首席战略官孟宪博向记者介绍,星河动力以国内低轨卫星互联网建设实际需求为导向,遵循“固液并举”的产品路线,系统规划了两个系列四个型号的火箭产品。其中,“谷神星”系列运载火箭已实现稳定的规模化发射,创造了“三天两地两发”的高频次发射纪录,全年发射数量在国内民营企业中保持领跑地位,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

  商业卫星公司的交付能力也持续提升。2024年初,微纳星空第二次以“一箭五星”的形式将“泰景”系列5颗卫星送入太空。“5颗星5种技术状态,同时出厂、同时发射,圆满收官。”微纳星空副总经理周鑫说,这次发射标志着微纳星空已实现了短时间内承接不同任务并快速反应,满足不同用户需求的能力。

  商用可期

  在2024珠海论坛之商业航天发展论坛上,国家航天局总工程师李国平表示,国家航天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支持鼓励、规范有序发展商业航天,加强顶层规划,优化行业准入,鼓励商业航天企业参与国家项目,推进商业航天共建共享,支持商业航天企业“走出去”。同时,要加强行业监管,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完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生态,推动建立商业航天联盟,切实打造商业航天新增长引擎。

  随着批量卫星组网的启动,我国卫星工厂将迎来投产、扩建热潮。银河航天、吉利卫星超级工厂的年产能目标均达500颗卫星。微纳星空除了在北京昌平投入卫星智能化产线外,也在江苏省无锡市经开区规划了占地50亩、总投资10亿元级的新一代卫星智能化制造基地,目标是年产超200颗卫星。

  周鑫说:“我们希望在产能不断爬坡过程中 产生‘飞轮效应’,真正满足未来商业市场多元化多领域的制造需求。”

  批量化研制和生产模式既需要强大的研发能力支撑,也需要用户的强力牵引。吴兴贵说,截至目前,天仪在轨SAR(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已获取数万景成像数据,应用于城市安全、应急救灾、基础设施监测等重点领域,助力全球防灾减灾救灾体系建设。2025年,天仪将加快SAR卫星星座建设组网,以及重点行业规模化应用,形成基于InSAR(干涉合成孔径雷达的完整解决方案服务。

  孟宪博认为,商业航天产业要经历3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开放”,对应国内商业航天萌芽至今的近十年,市场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第二个阶段是“闭环”,即实现商业价值创造,商业航天企业逐渐盈利;第三个阶段是“赋能”,形成“航天 ”丰富多样的产业业态,6G卫星互联网框架下的C端各类超级应用陆续出现,从而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从更长远看,洲际运输、太空旅游、太空采矿、太空移民等更多充满想象空间的商业航天业务形态,这些过去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也许将在未来10到20年内逐步成为现实。

  当下,商业航天产业万亿元市场蓄势待发,产业期待指数级增长的到来。“未来的每一年都很关键。我们相信在2025年将会看到更多商业火箭从商业发射场腾空而起、卫星以几何增量进入太空、多元化的卫星互联网应用场景走入视野。”孟宪博说。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1-09
下一篇 2025-01-09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1-09 10:06:43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1-09 10:06:43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1-09 10:06:43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1-09 10:06:43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1-09 10:06:43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1-09 10:06:43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1-09 10:06:43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1-09 10:06:43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