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24.33亿人次,其中,自驾出行人数占出行总量的八成左右。
日益受到青睐的自驾游,带动租车市场不断升温。今年国庆、中秋假期,全国汽车租赁行业日均租车65万辆,高峰期单日租车超70万辆,租车出行量同比增长18%,租车自驾游已成为假期出行的重要方式。
租车自驾游为何风靡假期?汽车租赁行业如何进一步健康发展?记者进行了采访。
租车市场活跃
用户需求多元
“一路游、一路看,更自由自在!”今年国庆、中秋假期,95后上海白领林晓雨跟男友决定租车,来一场川西自驾游。
乘高铁抵达四川成都东站,两人前往站内的神州租车网点自助取车。“提前一个月,在APP上选好了心仪的车型。取车不到10分钟,就能开车上路了。”林晓雨介绍。
一路上,两人途经特色集市,就临时小憩、逛街购物;适逢日落金山,便把车停好,欣赏美景、打卡拍照……“租车自驾,能随时随地发现风景、享受乐趣。”林晓雨说。
在浙江宁波,短途周边游同样火热。航班一落地,王德盛老两口就在栎社国际机场取到了提前租赁的车辆,驶往东钱湖畔。行至国家电网东钱湖韩岭村风景区充电站,老两口给车充上电,趁着这段时间前往湖边,欣赏湖景。
从深度跨城游到短途周边游,国庆、中秋假期的租车市场较暑期更显活跃。多个平台的数据显示,用户平均租期明显延长,多天长租订单实现两位数增长。
“目前,我国汽车租赁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为群众出行增添了更多选择,也为交通运输扩内需、促消费提供了重要抓手。”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处室负责人说。
据估算,截至去年底,全国用于短期租赁的车辆约100万辆。
租车用户需求更趋多元。近年来,消费者租车的主要驱动力,已从商务需求转向休闲需求,以旅游为目的的订单量约占总订单量的55%。18至35岁人群成为租车出行的主力军,在消费者中占比约60%。
神州租车副总裁林佳介绍,今年以来神州租车用户总数同比增长近20%,在年轻用户占比居高的同时,不少银发族也紧跟潮流,踊跃加入租车出行的行列。
顺应消费趋势
助推交旅融合
租车自驾何以快速兴起?
观察需求端,近年来,消费者更加注重服务品质、体验深度和情绪价值,租车自驾更好满足了沉浸式旅游需求,成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载体。
“当前,公众出行需求更倾向个性化、差异化、品质化。租车自驾以其灵活便捷的特征,愈发受到消费者欢迎,成为交通运输与旅游融合的新方向。”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城市交通与现代物流研究所副所长刘晓彤说。
在江苏,不少“苏超”球迷以“高铁 租车”的方式前往客场,带动租车订单激增。哈啰租车市场营销负责人程果介绍,今年暑假,江苏泰州、淮安、无锡等城市均实现70%以上的订单增长。此外,各地音乐节、演唱会等文旅项目火热,对当地租车订单增长起到了推动作用。
在广袤县乡,奔县游、乡村游日益出圈,为汽车租赁市场拓展了新空间。“县乡地区,公共交通、网约车服务覆盖面相对有限。租车自驾能更好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一嗨租车市场营销副总裁乔文倩介绍。
透视供给端,日益完善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不断升级的汽车租赁服务,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赋予了行业更大的发展空间。
“城市运力与综合交通系统的有效衔接,让‘高铁/民航 落地租’模式得以快速推广。”中国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国大部分地级以上城市和部分经济较活跃的县级城市均有租车服务网点,大部分民航机场和高铁站有租车服务网点入驻,落地取车服务更加普及。
9月16日,哈啰租车甘肃兰州中川机场店与江苏南京南站店同日开业。用户不用出机场和车站,即可在门店完成咨询、下单、提车全过程。目前,该公司租车服务网点已超10万个,服务覆盖全国95%以上的机场和高铁站。
服务能力的大幅提升,也让租车体验更舒心。如今,APP上的“一键租车”功能正逐渐取代繁琐的租车手续,VR看车、自助取还、电子合同等技术应用也让租车行业的价格透明度、服务效率与便捷性得到提升。近年来,异地还车服务范围不断扩大,重点企业可提供全国范围的异地还车服务。
“在需求与供给相互作用下,租车行业完成了从出行工具到生活方式的跃迁,正为助推交旅深度融合注入新动能。”林佳说。
加强行业督导
共促健康发展
假期激增的租车自驾需求,既是透视汽车租赁业发展活力的窗口,也是检验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试金石。
“租车自驾的服务场景相对复杂,涉及车辆管理、保险救援、交通违章等多个环节。把这一新兴市场做强做优,有赖于充足且完善的服务管理能力。”中国出租汽车暨汽车租赁协会有关负责人说。
完善网络、提升服务,更好响应公众租车需求。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有关处室负责人表示,未来将鼓励租赁企业完善网点布局,科学投放车辆,构建异地还车服务网络,并强化汽车租赁与民航、铁路的衔接。
车辆状况不佳、车型与预订不符、退押金困难……当前,租车市场也出现了各类纠纷。“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将持续细化相应解决方案。”林佳表示,与芝麻信用等平台合作推出的信用免押金服务,能够减轻用户的押金顾虑;此外,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技术加强需求预测,可以优化车辆的调配供应和消费者取车、还车的体验。
优化环境、守护安全,共促行业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汽车租赁行业还存在一些痛点堵点,例如车况参差不齐、侵害消费者权益事件时有发生、维权较为困难等。进一步加强行业督导,才能营造让消费者放心的租车环境。”刘晓彤说。
下一步,交通运输部将建立完善租赁企业和承租人信用体系,加强企业服务质量监督,会同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同时,督促租赁企业严格把关车辆技术性能,引导租赁企业与汽车救援服务公司、4S店等加强合作,提高应急救援能力;未来,还将促进汽车租赁与汽车产业、文旅产业等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培育汽车租赁市场,更好满足公众租车出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