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科技强国挺进!“十四五”大国科技跑出“新成绩”

  研发人员总量世界第一,高水平国际期刊论文数量和国际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世界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50万家……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排名升至第10位,中国科技事业大厦建得更高,科技强国根基夯得更实。

  9月18日下午,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科技部有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令人眼前一亮。

  “现在距离实现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只有10年时间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会上,科技部部长阴和俊的一席话,道出了一个大国科技创新征程的紧迫与机遇。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新华社记者 陈晔华 摄

  这是一场只争朝夕的赛跑。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深入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出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任务,确立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奋斗目标。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把我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

  “天宫”巡天、“嫦娥”探月,新能源汽车驰骋全球,第四代核电站点亮万家灯火……回首“十四五”,我国科技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为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五年,生产力有了“新引擎”。路上的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人工智能加速赋能千行百业,越来越多前沿技术转化为新产品、新产业,成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这五年,“创新的地基”打得更稳更牢。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我们不仅鼓励科学家自由探索,更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方式,瞄准国家战略组织基础科研攻关,我国高被引论文数约占世界总数的三分之一、连续4年稳居世界第二。

  这五年,更多青年科技人才成为“骨干力量”。青年科技人才是最具活力的创新群体,“十四五”期间,国家重点研发计划45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担任项目负责人的比例为4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80%的项目由45岁以下的青年人承担……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决定着大国科技的后劲和韧性。

  这五年,创新的“最后一公里”更加通畅。全国技术合同成交额连续多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24年达6.8万亿元——通过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单列管理等试点改革,越来越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奔向“生产线”。

  2024年6月4日7时38分,嫦娥六号上升器携带月球样品自月球背面起飞,随后成功进入预定环月轨道。嫦娥六号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和起飞。这是当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屏幕上拍摄的嫦娥六号取样回放画面。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 摄

  这是一场充满光荣与梦想的远征。从科研成果到民生福祉,从青春梦想到国家战略——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袁隆平、吴孟超、黄旭华……“十四五”期间,一颗颗璀璨的科学之星虽然远去,但他们留下的精神之光激励后来者志存高远、爱国奉献、矢志创新。

  “未来五年是十分关键的攻坚期。”正如阴和俊所言,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应对复杂多变国际形势、支撑高质量发展,这些都对科技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十四五”的创新攻坚,到“十五五”的决胜关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

  大国重器的问世,论文、实验的突破,这些努力都望向同一个方向——建成科技强国,只争朝夕、埋头苦干,把这一战略目标早日变为现实。

张紫祎
标签: /
上一篇2025-09-19

相关推荐

  • 向科技强国挺进!“十四五”大国科技跑出“新成绩”

    9月1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北京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发展成就,并答记者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深入

    2025-09-19 10:03:46
    1701
  • 头部消费企业纷纷启动“大店策略”

    “大店策略”是指打造空间大的门店,通过产品陈列、服务优化、数字化管理等多个维度,吸引顾客、提高销售额并强化品牌形象,“大店策略”已成为我国头部消费企业实现品

    2025-09-19 10:03:46
    1074
  • 前8个月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17.8%

    与去年同期相比,东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下降0.8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下降1.4个百分点;中部地区快递业务收入比重上升0.5个百分点,快递业务量比重上升0.9个百分点

    2025-09-19 10:03:46
    190
  • 阿里巴巴“重返3万亿”背后的中国科技叙事

    这与全球资本寻找穿越周期核心资产的内在诉求高度匹配,也由此成为中国科技资产吸引国际资本布局的核心逻辑之一。 其三,中国科技企业的成长性打开价值空间。当前,中

    2025-09-19 10:03:46
    900
  •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 深挖中国资产长期投资价值

    外资机构密集调研反映出对中国经济韧性、A股市场投资价值及细分赛道机遇的高度关注。从调研频次、聚焦板块到核心标的,外资机构用实际行动释放出看好中国资产的积

    2025-09-19 10:03:46
    1790
  • 公募加速“出海”有望带来第二增长曲线

    2025年1月份,华泰柏瑞国际注册成立。 近年来,公募基金加速“出海”,在境外设立子公司。例如,2021年8月份,永赢基金设立香港子公司永赢国际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复;2022

    2025-09-19 10:03:46
    1686
  • 多家银行1年期美元定期存款利率暂时维持在“3字头”

    外资银行方面,渣打银行App显示,该行3个月期、6个月期、1年期的个人美元定期存款利率最高均为3.6%。 对于后续美元存款利率走势,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对《证券日

    2025-09-19 10:03:46
    546
  • 多地发放“大礼包”助力楼市“金九银十”

    此轮政策以现金补贴最为普遍,多数城市的补贴金额在1万元到5万元之间,补贴普遍是按套发放,有的则按面积或购房总价比例计算。

    2025-09-19 10:03:46
    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