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商务部发布了《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我国服务消费增势稳定。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1%,快于商品零售额增速。服务消费已成为满足人们美好生活需要、拉动经济增长的关键领域。面对持续增长的需求,这份文件提出了哪些实招来推动服务消费升级呢?
文件明确,从培育服务消费促进平台、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加强财政金融支持、健全统计监测制度等五个方面,提出19项举措。首次提出开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新场景试点城市建设,打造一批商旅文体健融合的消费新场景,培育一批新型消费龙头企业。
丰富高品质服务供给 形成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
在文化消费方面,政策提出要支持影视、动漫等领域精品创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等开放时间,优化预约方式,更好满足群众对优质服务的需求。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陈丽芬:这次文件提出来引进一些高品质的赛事,还有发展职业联赛等这些措施。因为赛事它能够促进人口的集聚和流动,从而有效带动交通、餐饮、文化、旅游这些关联性的消费,形成赛事 商旅文体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
推动多领域开放试点 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
此外,在扩大服务业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政策提出推动互联网、文化等领域有序开放,扩大电信、医疗、教育等领域开放试点。并支持将更多服务消费领域纳入《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以提供差异化服务供给。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 董超:我们通过对外开放,对内放开的方式,提升优质服务消费的供给,对当前我国拉动消费增长还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未来的空间还是非常大的。
打造新场景 激发服务消费新增量
除了丰富高品质供给,如何打造新场景,激发新增量同样是下一阶段服务消费的重要突破口。
在吸引更多境外人员入境消费方面。政策提出将有序扩大单方面免签国家范围,为更多符合条件的人员签发5年多次签证。同时,发挥美食、中医药、文物古迹等传统文化优势,鼓励旅行社和在线旅游平台推出更多适合外国游客的特色线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室主任 陈丽芬:(释放入境消费的潜力,关键要提升入境消费的便利化水平。比如说完善外币的支付体系,扩大退税商店的覆盖范围,提升退税办理的智能化水平。
专家还指出,拓展数字服务消费也是新增量的重要方向。文件提出要持续打造信息消费的新产品、新场景和新热点。
商务部研究院流通与消费研究所所长 董超:在数字消费领域,我们提出要打造数字服务消费场景,发展“人工智能 消费”,像这些举措可以把传统的服务场所,通过技术赋能,打造为数字消费的一个新场景,能够提升传统服务消费,对它进行提质增效,从而扩大消费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