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金融支持力度持续提升

  来源:经济日报

  小微企业是稳定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支撑,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是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的必然要求。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二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35.99万亿元,同比增长12.31%。

  近年来,多部门聚焦小微企业等普惠金融重点领域,逐步建立健全金融支持体制机制,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接下来,仍需继续聚焦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关切问题,着力疏通堵点、破解难点,不断提升可获得性和可持续性。

  强化政策引导

  “我国已形成多层次、广覆盖、有差异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普惠金融理念深入人心,普惠金融产品不断丰富、服务成本稳步下降,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持续增强。”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近些年,监管部门接连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意见》《银行业保险业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多次召开金融支持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座谈会,并定期开展政策效果评估,引导金融机构强化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金融资源供给。

  成立于2022年6月的宁波百鸟商贸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电热毯类产品出口的外贸企业,产品远销多个欧美国家和地区。依托宁波本地优质制造资源,百鸟商贸与多家生产企业建立了稳固合作关系。

  百鸟商贸创始人徐韶明说,企业的发展之路并非一帆风顺,由于自身规模小、资金实力有限,在业务开展中常需提前备货,自有流动资金不足成为制约企业高速发展的因素。

  “在走访制造业企业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这家成长型外贸企业虽发展迅速,但因轻资产、规模有限,在出口订单周期性备货阶段屡受流动资金短缺困扰。”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大嵩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基于企业真实的出口贸易背景和跨境电商经营特点,深入分析其经营周期、回款节奏和融资痛点,最终量身定制普惠金融服务方案,推荐了与其适配的“甬农e贷”产品。

  据介绍,在企业主提交贷款申请的当天,农行宁波大嵩支行高效完成审批流程,为其核定100万元信用贷款授信额度。企业随即在线上提款20万元,及时缓解了资金压力,保障了正常经营运转。

  提供差异化服务

  大型商业银行在支持普惠小微方面成效明显,股份制银行也通过特色化、差异化产品,有力推动了金融资源流向实体经济。

  记者从中信银行获悉,中信银行杭州分行在充分运用总行标准化产品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市场特点开展创新,打造差异化的普惠金融产品矩阵。截至今年6月底,该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近800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户近3.5万户。

  亮眼成绩的背后,是中信银行杭州分行通过完善机制、优化结构与创新产品,聚焦本地小微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的持续努力。

  浙江明泉工业涂装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新型涂装设备和涂料的研发与生产,在喷涂流水线装置及喷涂工艺领域拥有不少专利,于2022年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我行辖属德清支行了解到该客户入围专精特新企业名单后,第一时间与对方取得联系。‘科创e贷’无担保、纯线上操作特点引起了企业浓厚的兴趣,随后便立即配合我们提供了审批资料。”中信银行杭州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该行仅用了3天时间就完成了预授信流程,并为企业发放了400万元信用贷款。接下来,将持续推进加深与企业在国内票据、理财、交易银行等方面的合作,提供不止于信贷的综合金融服务。

  “发展普惠金融要精准做好客户定位,在做好金融产品创新的同时,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高业务办理效率和风控水平,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金融科技手段,提高获客效率和客户服务的精准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表示,数字化在普惠金融领域有较多优势,通过更多利用数字技术来发展线上金融服务,可以降低普惠金融服务成本,推动普惠金融覆盖广大偏远地域、低收入群体,从而扩大客户群体覆盖面,提高业务办理效率,满足普惠金融客户急切的资金需求。

  拓宽融资渠道

  金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普”也要“惠”,不仅要量增、面扩,更要价降、质优。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不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持续释放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和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效能,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数据显示,今年6月份新发放的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利率为3.48%,较LPR改革前下降超过2个百分点。

  此外,针对利息之外的融资费用,中国人民银行还组织开展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指导银行在借款合同中明示“交什么”“交多少”“交给谁”,进一步提升了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体验。

  在保障银行信贷这一融资主渠道供给充足的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积极支持小微企业开展多元化融资。对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注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实行“快速通道”,专门创设民企债券融资支持工具,为企业发债融资提供增信支持。针对供应链上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积极推广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供应链票据平台、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帮助企业盘活应收账款等资源资产。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累计支持中小微企业融资50.9万笔、金额19.5万亿元。

  总体看,与10年前相比,小微企业融资状况明显改善。经过10多年努力,小微企业融资获得感有了大幅提升。今年4月世界银行发布了中国企业调查结果,中国获得资金相关指数为92.5,属于第一批公布的经济体中最优水平(与新加坡均为最优值。尤其是小微企业贷款保持了快速增长。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65万亿元,在企业贷款中的占比由2014年末的30.4%提升至38.2%,近10年年均增速约15%;2018年末以来,普惠小微贷款实现了年均超过20%的高速增长,授信户数增长3倍多,充分体现了对“真小微、真普惠”的精准支持。

  “小微企业融资情况不断改善,但受部分小微企业自身经营压力增大、银行尽职免责机制可操作性需进一步增强、融资担保和信息共享等配套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因素制约,金融机构服务小微企业质效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娄飞鹏说。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未来,将继续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抓好已出台政策的落实落细和效果监测,同时聚焦小微企业和金融机构关切问题,着力疏通堵点、破解难点,全力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不断提升可获得性、可持续性,实现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