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企联动、数字驱动 福州全链条精准打击退保黑产   

  2025年7月22日上午,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法院会议室内,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分公司相关部门负责人从法官手中接过一张金额为38403.82元的支票。这个看似普通的财物返还仪式,标志着历时三年的“林某某代理退保黑产案”实现司法闭环。

  就在一个月前,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法院以“敲诈勒索罪”判处林某某有期徒刑1年5个月,罚金2万元。这起福建省首例运用数字检察模型全链条打击的保险黑产案,揭开了“全额退保”骗局背后的产业化犯罪链条。

  起底职业化犯罪:精心设计的“要挟流水线”

  2024年9月,当民警抓获林某某时,他的手机里还存着正在编辑的投诉信模板。“只要给我10%手续费,保证帮你全额退保!”这句在社交平台广泛传播的广告词,正是其犯罪生涯的注脚。

  法院审理查明,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期间,林某某依托名下两家公司搭建犯罪平台。其作案手法呈现高度专业化特征:先以“高额退保”诱骗投保人签订代理协议;再根据保险类型定制“违规剧本”——“虚构返佣违规事实”“杜撰承诺高额贷款”“承诺保本收益”;例如:在投保人叶某案中,林某某明知保险业务员并未违规返佣,仍指使投保人从多年间的转账中刻意筛选出888元记录,炮制成“返佣证据”,并杜撰违规销售录音。

  伪造证据仅是第一步,办案人员在扣押的笔记本电脑中发现,林某某使用了相关软件程序,成批生成投诉函件。这些格式统一的投诉信密集轰炸监管部门,利用监管部门“投诉必回应”的机制,迫使保险公司疲于应对。多重施压下,保险公司被迫支付远超保单现金价值的“协解金”。

   数字破局:从个案到生态治理的关键一跃

  “恶意投诉让我们苦不堪言。”2023年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的这句感慨,成为揭开黑产冰山一角的关键。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检察院相关办案人员在返还仪式现场透露,传统办案模式难以应对规模化黑产,2023年5月该院组建数字办案专班,调取8000余条行政复议数据,锁定“短期集中投诉”“退保金额超行业均值”“频繁更换联系方式”等核心筛查指标,正是这套数字检察监督模型让林某某团伙无所遁形。

  数字利剑出鞘带来全链条打击突破,依托模型输出的犯罪线索,公安机关顺藤摸瓜揪出多名与黑产勾结的“保险内鬼”。截至2025年7月,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检察院已成功锁定疑似黑产团伙15个,发出线索移送函15份,立案监督2件。

  司法亮剑:从定罪量刑到行业生态修复

  2025年4月,台江区法院公开审理此案。庭审焦点集中在犯罪定性上。这本质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杜撰虚假保险公司违规行为,编写投诉信函、恶意利用监管规则实施的精准要挟。法院最终认定,林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实施要挟行为,造成保险公司损失38403.82元,构成敲诈勒索罪。

  判决不是终点,在实现对“代理退保”黑产精准打击的同时,福州市台江区人民检察院主动“向前一步”,推动源头“清淤”,筑牢金融安全“堤坝”:与福建金融监管局金融消保处会签《关于加强金融消保领域行政司法协作的会议纪要》,建立数据共享、线索移送、协作互助长效机制。针对办案暴露的销售规范模糊、投诉核查僵化、“内鬼”监管缺位等沉疴,向相关保险机构精准制发检察建议,为保险行业的高质量发展筑牢了风险防线,实现“办理一案,治理一片”的良好效果。

  未来,检察机关拟建立常态化“险企—检察”联合机制以加强信息互通与行动协同,标志着检企合作进入新阶段,共同构建“检企联动、数字驱动、源头防治”的金融治理新格局,为市场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消费者警示:守住钱袋子的三道防线

  第一,识破“三句话术陷阱”

  “内部渠道全额退”是彻头彻尾的谎言,保险法规定退保仅返还现金价值;“维权不成功不收费”实为高额抽成;“保障升级无风险”可能致保障空窗,老年消费者尤其需警惕。

  第二,掌握合法维权路径

  消费者遇到保单纠纷,可通过三条正规渠道解决:拨打保险公司官方客服;通过12378金融消费者维权热线反映;向保险合同签订地法院提起诉讼。切勿将身份证、银行卡、保单等敏感材料交予第三方机构。

  第三,警惕信息泄露二次伤害

  公安机关在办案中发现,相关非法代理退保从业人员的电脑中存有投保人银行账户、疾病史等隐私信息。这些数据,可能用于电信**等二次犯罪。

  平安人寿相关负责人表示,后续将加强与司法机关及监管部门的联动,持续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保险**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筑牢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防线。

孟茜云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8-2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