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8月25日讯 近日,国内首个专注于男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权威文件——《中国男性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及相关疾病防控专家倡议》(《倡议》正式发表于《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该倡议由多位权威专家共同制定,首次将男性置于我国HPV防控战略的前沿,通过整合多学科专业力量,深入开展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研究,填补了我国全人群HPV感染和防控策略缺乏核心依据的空白。
《倡议》基于全球和我国男性HPV相关疾病负担、HPV疫苗在男性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借鉴全球男性HPV防控进展和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的六大防控倡议:制定男性HPV感染及相关疾病综合防控策略;重视和加强健康科普和宣传工作;倡导男女共防,推进共同接种;创新筹资机制,降低经济负担;加强男性HPV感染和疫苗相关研究,促进新型疫苗研发;创新预防接种模式,改善免疫服务质量。
男性HPV感染率高于女性
资料显示,HPV是最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之一,高危型HPV持续感染被确证为宫颈癌的致病元凶。而HPV感染不分性别,在全球范围内,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高于女性。一项全国多中心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我国男性一般人群的HPV总体感染率为39.6%。
持续感染高危型别的HPV不仅可能导致宫颈癌,也可能导致肛门癌、阴道癌、外阴癌、阴茎癌、口咽癌、癌前病变等疾病。我国男性HPV相关癌症的绝对数相对较大,归因于HPV感染的男性癌症标化发病率顺位依次为阴茎癌、肛门癌、口咽癌、喉癌、口腔癌,且相关癌症发病率均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尖锐湿疣作为低危型HPV导致的疾病,虽然不致命,但具有高传染性和易复发性,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除了健康负担外,2020年我国HPV感染相关肛门生殖器疣的总疾病经济负担高达41.1亿元。
目前公众对男性HPV感染的认知不足,仍存在“男性感染HPV没有危害或后果不严重”“HPV感染只引发女性宫颈癌”“男性没必要接种HPV疫苗”等诸多误区,导致许多男性乃至公众对这一潜在的健康风险缺乏足够的警觉与重视,更容易低估男性感染HPV的风险。
与此同时,男性感染HPV后更为隐秘,大部分是没有任何临床症状的潜伏性感染,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可能影响自身健康。
“男女共防”已被国际公认为消除宫颈癌的关键路径
一直以来,我国高度重视宫颈癌的防治工作,《“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一系列重大规划纲要都把宫颈癌防治工作作为重要内容。中国积极响应WHO《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2023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十个部门联合制定、印发了《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明确通过接种HPV疫苗、筛查、治疗等三级预防措施有效防控并最终实现消除宫颈癌。
预防和消除HPV感染相关癌症和疾病,是一项造福全人类健康福祉的艰巨任务,“男女共防”已被国际公认为消除宫颈癌的关键路径。向适龄男孩、女孩同等推广HPV疫苗,扩大疫苗接种覆盖人群,可最大化提升群体免疫效果。现有研究已经表明,接种HPV疫苗对预防男性HPV相关癌前病变、癌症以及尖锐湿疣等疾病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且安全性良好。目前全球已有82个国家和地区制定了男女共防的策略,将HPV疫苗纳入免疫规划项目,旨在进一步预防和控制HPV相关疾病。
2025年,随着HPV疫苗男性适应证的获批,中国正式进入了“男女共防HPV相关癌症及疾病”的免疫预防新时代。目前,男性有两款HPV疫苗可以选择,一种是进口四价HPV疫苗,适用于9-26岁男性接种;一种是进口九价HPV疫苗,适用于16-26岁男性接种。根据获批的适应证,男性接种HPV疫苗,可预防HPV16、18引起的肛门癌,HPV6和11引起的生殖器疣(尖锐湿疣,以及由HPV6、11、16、18引起的以下癌前病变或不典型病变:1级、2级、3级肛门上皮内瘤样病变(AIN。
为了推动HPV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多地政府也将接种HPV疫苗纳入政府为民办事的项目中。当前,我国的宫颈癌防治工作逐渐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协作、专家支持、社会参与的模式。
2025年以来,天津、福建、陕西、河北、内蒙古、河南、四川、宁夏、新疆、贵州等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推出HPV疫苗惠民活动,显著降低接种成本,助力加速消除宫颈癌进程。这些政策不仅覆盖女性群体,多个地区还创新性地将男性纳入惠民范围,适龄男性接种HPV疫苗,采用三剂次免疫接种程序,均可享第三剂疫苗免费,提升了疫苗的可及性。尤其是进入暑期以来,学生时间便利,成为提升青少年HPV疫苗接种率的黄金窗口。
王擎宇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