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前7月,私募证券基金业绩整体亮眼。第三方机构数据显示,截至7月底,该机构监测到的11880只私募产品今年以来的平均收益率达11.94%,其中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数量达10332只,占比高达86.97%。股票策略以14.50%的平均收益率领跑私募五大策略(股票策略、多资产策略、组合基金、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债券策略,近九成产品实现盈利。在结构性行情持续深化、股指保持强势运行格局的背景下,近期私募行业维持高仓位运行。
一线私募机构普遍认为,虽然市场存在一定高位整固要求,但科技成长、消费复苏及政策受益领域的结构性机会值得持续布局。
股票策略表现不俗
受益于年内中小盘指数的显著上涨,以及科技成长、创新药、大金融等多个主线的轮番发力,股票策略成为私募五大策略中的“业绩标杆”。第三方机构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显示,有业绩展示的7760只股票策略私募产品,2025年前7个月平均收益率达14.50%,显著高于全市场平均水平。其中实现正收益的股票策略私募产品数量达6844只,占比88.20%。前述两项数据均位列五大策略之首。在所有股票策略私募产品中,表现最优异的前5%分位数产品,前7个月的平均收益率高达42.44%,凸显了头部产品的绝对收益能力。
融智投资FOF基金经理李春瑜分析,今年以来优秀股票策略私募产品的业绩,主要源于对市场风格的精准捕捉。一方面,主观多头策略中投研能力突出的私募机构,通过灵活调整持仓结构,在科技板块的强势行情中斩获颇丰;另一方面,量化策略受益于市场流动性改善和中小盘股活跃度提升,在量价因子与小市值策略等方面表现亮眼,尤其是小市值指数增强产品超额收益显著。
从横向比较方面看,在私募其他四类策略中,2025年前7个月,多资产策略以9.59%的平均收益率排名第二,组合基金、期货及衍生品策略、债券策略的平均收益分别为8.57%、5.47%和5.16%。
私募公募同步高仓位运行
尽管近期市场进入高位之后有所震荡,但私募机构对权益资产的配置热情有增无减。私募排排网监测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全市场股票私募机构的平均仓位水平为74.22%,较前一周小幅上升0.29个百分点,处于今年以来的中等偏高水平。具体仓位分布上,52.85%的股票私募仓位处于重仓或满仓状态(仓位大于八成,另有27.52%的私募仓位维持在五成至八成之间的中等偏高水平。
百亿级私募的乐观情绪较为突出。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百亿级股票私募平均仓位达74.13%,显著领先于行业整体水平,近九成头部私募仓位维持在五成以上。
公募基金同样保持高仓位运作。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8月8日,国内公募权益型基金整体仓位达93.21%,环比前一周小幅增加0.32个百分点,总体处于2014年7月以来的中等偏高水平。从配置方向看,电子(14.11%、医药生物(13.14%和汽车(7.69%成为公募权益型基金配置比例位居前三的行业,与近期市场交投活跃板块高度重合。
深耕结构性机会
对于后期市场的投资策略,多家一线私募建议淡化对指数的预测,持续挖掘市场的结构性机会。
名禹资产表示,当前重点关注三大方向:一是科技成长领域的机器人、国产算力、AI应用;二是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的化工、煤炭、光伏等行业;三是半年报业绩向好的新消费、传媒板块,以及受益海外授权和国内放量逻辑的创新药板块。
景领投资认为,在经济基本面展现韧性的背景下,创新药与AI仍是成长风格的核心引擎。该机构认为,资本市场改革深化有望推动A股进入“长期趋势上行阶段”,配置上将持续以成长股为主,把握高景气赛道的中长期红利。
丹羿投资预测,当前哑铃型结构(成长 红利可能逐步向物价回升的资产风格迁移。重点看好创新药、港股互联网及新消费领域的戴维斯双击机会,可精选长期空间大、质地优异的标的。
融智投资基金经理夏风光分析,前期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超预期放缓,显著推升了美联储9月降息的概率,这有利于国内维持流动性宽松环境。在此背景下,科技成长、“反内卷”政策受益行业及业绩确定性强的消费、医药板块,蕴含着丰富的结构性机会。
叶景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