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8月11日讯(记者 曹中原8月19—20日,2025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将于郑州举办。其中,8月19日下午的“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将围绕“期货市场创新与产业企业风险管理”主题展开。
近年来,影响大宗商品市场波动不可控因素较多,产业企业对价值创造的要求不断提升,风险管理意识也显著增强。
“多重因素叠加,使大宗商品市场波动更加频繁,风控能力已成为相关企业生存发展的核心能力之一。”物产中大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农产品交易部经理夏秋子告诉期货日报记者,2024年大宗商品价格波动率上升,企业平均套保比例从35%提升至62%,动态对冲策略使用率更是增长了200%。
在此背景下,企业风险管理已不再是行业头部企业的专属课题,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也开始认识到其重要性,思考重点正逐步从“要不要做”转向“怎么做”和“做多少”。
同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认为,这一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有两点:一是地缘冲突、产业链供应链重构等因素导致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企业直观感受到价格风险带来的经营管理压力,避险需求迫切;二是交易所、地方金融部门持续开展“稳企安农 护航实体”、产融基地培训等市场活动,此外行业头部企业在“购销存”风险管理方面的成功案例起到了良好的带头示范作用。
“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将聚焦当前市场核心关切点,深入探讨产业企业风险管理实践、期货衍生品应用与合规管理等话题。
在夏秋子看来,在风险管理实践层面有两个显著趋势:一是风险管理体系正从碎片化走向标准化与合规化。企业不仅局限于被动应对价格风险和信用风险,而是随着对风险认识的深化,逐步开始从业务底层逻辑出发构建风险管理体系。二是企业对金融工具的应用从单一套保向精细化策略升级,含权贸易规模化普及成为企业应用金融工具的亮点。
据记者了解,围绕企业在风险管理中面临的具体问题,“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议题设计前沿、精准,切合企业发展脉搏,包括风险管理模式与案例分享、上市公司参与现状及展望、场外期权赋能路径、企业内控体系搭建、套期保值财务处理与审计合规等。
“风险即机遇,韧性即价值,风险管理将成为企业跨越周期的核心竞争力。企业需以战略远见重构风险管理体系,在效率、安全、可持续的三角平衡中实现跃迁。”冠农股份期货部部长彭黎虎预测,未来3至5年,产业企业风险管理将呈现智能化、生态化、全球化三大核心趋势。企业需从战略重构、技术赋能、组织变革三个维度着手,构建全链条韧性体系。
在上述同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看来,未来的企业风控将是全产业链协同作战。生产型和贸易型企业需深度介入上下游风险管理,覆盖从原材料设计、成本对冲到个性化需求匹配的全过程。同时,套保工具也将更加精细化,开发非标对冲工具与转换机制(如跨品种、跨环节的风险缓冲纽带等会是重点。在人才储备方面,培养懂产业、懂金融、懂衍生品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专业团队来做好风险管理,将成为关键。
据记者了解,未来,产业企业如何把握这些趋势并有效应对风险挑战,特别是企业参与期货市场的风险防范要点,将是“产业企业风险管理论坛”圆桌讨论环节的核心议题。参与圆桌讨论的嘉宾关于内控和风控的信息化建设、套保实操难点及解决方案、期货业务财务处理及信息披露等的观点碰撞,为与会者带来新启发。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