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老消费骗局往往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权益,符合消费者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定条件。消费者组织代表受害老年消费者以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维权,指向性更明确、更有力量,影响更大,维权成功率也更高。
-李英锋
近日,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针对广东一地区检察院办理并判决生效的涉老**刑事案件,向法院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依法要求被告企业及其法定代表人作出超1500万元的惩罚性赔偿。目前法院已受理该案。(据中国消费网7月10日报道
消费者组织向坑老消费骗局举起公益诉讼的武器,激活了法律赋予的维权功能,也给老年消费者带来了维权新希望。广东省消委会针对涉老**刑事案件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依法帮消费者打出了一记维权重拳,让维权手段更全面、更丰富、有力,对遏制坑老消费骗局具有积极的维权示范意义。
近年来,针对老年人的消费骗局呈高发态势,且花样不断翻新,生存空间和套路更加多样化,更加隐蔽。“包治百病的神医”“一用就灵的神药、神品”不仅在线下实体店潜滋暗长,在线上、在私域直播间也大行其道。骗子们坑老套路的外在形式虽然不断变化,内在的实质却大同小异:先用“低价按摩”“免费吃喝”“送鸡蛋”“送挂面”“老带新有折扣”等小“福利”把老年人引入微信群、直播间或实体店,再通过“专家问诊”“养生课堂”“科普讲座”等形式,打着“祖传秘方”“专家推荐”等旗号,把普通食品、保健品吹嘘成能治百病的“神药”“神品”。这些骗局往往同时涉嫌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制售假冒伪劣产品等多种违法行为,不仅骗走老年人的养老钱,还可能让一些老人耽误了正规治疗、加重病情。
面对这些坑害众多老年人的消费骗局,很多老年人不懂法律知识,收集证据能力有限,也没有时间和精力去打官司。即使告赢了,获得的赔偿可能也抵不上付出的成本。坑老消费骗局往往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权益,符合消费者组织提起公益诉讼的法定条件。消费者组织代表受害老年消费者以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维权,指向性更明确、更有力量,影响更大,维权成功率也更高。
消费者组织在司法部门追究不法商家刑事责任的基础上,再以公益诉讼的方式启动追究不法商家的惩罚性赔偿责任,能让不法商家付出更沉重的代价。针对坑老消费骗局的多维度追责,能产生更强的惩戒、震慑、警示效应。只有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得不偿失,才能打击不法商家的嚣张气焰,削弱他们的侥幸心理、投机心理。
公益诉讼的价值不仅在于挽回损失,更在于表明维权态度和决心、拓展维权路径、完善维权机制。此次,消费者组织提出的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喊出了众多老年消费者的维权心声,也为遏制坑老消费骗局注入更多法治力量。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