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项指标进展超预期、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幅跃升

  “十四五”即将迎来收官。“这5年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表示,这5年中,百年变局加速演进,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统揽全局、领航掌舵,全国上下勠力同心、众志成城,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不仅顶住了压力、经受住了考验,经济社会发展还实现了大幅跃升。

  据介绍,“十四五”规划《纲要》各项主要指标中,经济增长、全员劳动生产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等指标进展符合预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人均预期寿命,粮食、能源综合生产能力等8项指标进展超过预期;规划确定的战略任务全面落地,部署的102项重大工程顺利推进。

  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十四五”期间,我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110万亿元、120万亿元、130万亿元,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40万亿元左右。增量预计超过35万亿元,相当于再造一个长三角,也超过了世界排名第三国家的经济总量。我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十四五”前4年平均经济增速为5.5%,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在经受各种风险挑战的冲击下还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应该说前所未有。

  我国还是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第一货物贸易大国、第一外汇储备大国、第一能源生产大国、第一人力资源大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社会保障体系,建成了全球数量最多的5G基站。我国连续15年稳坐全球制造业“头把交椅”,200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我国拥有全球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网、港口网、城市轨道交通网、输配电网、宽带网,也拥有全球数量最多的风电装机、光伏装机、充电桩、快递网点等。

  内需潜能持续释放——

  内需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动力和稳定锚。“十四五”前4年,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消费向新而行,过去4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投资向优发力,过去4年,投资积累的资本形成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30.2%,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充分发挥,我国更加注重补短板利长远,高质量推进“两重”建设;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后劲,高技术产业投资增速持续多年快于整体投资增速。

  安全基础不断夯实——

  “十四五”以来,我国的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生产实现“21连丰”,去年迈上1.4万亿斤新台阶。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煤、油、气、核、可再生能源等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有力保障14亿多人的用能需求。拥有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体系最完整的制造体系,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同时,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战略能力不断提高。

  绿色成为鲜明底色——

  “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贡献了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治污”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了3个百分点,长江、黄河干流全线达到Ⅱ类水质标准。“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历史性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每用3千瓦时电就有1千瓦时是绿电。“循环”快速发展,每年生产钢材中,20%以上的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节能降碳成效显著。

  创新活力更加强劲

  海上,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大型LNG运输船全球领先,我国集齐了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陆上,全球第一座第四代核电站石岛湾基地投入商业运行;天上,第一座中国空间站“天宫”全面建成运营,“嫦娥六号”实现全球第一次月球背面无人采样返回,第一次按照国际通行适航标准研制的国产大飞机C919实现商业飞行……我国站上一个又一个“大国重器”的创新制高点。

  中国正从全球制造中心大步迈向全球创新中心——

  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增量达1.2万亿元;研发投入强度提高到2.68%,接近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我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研发人员队伍,全球百强科技创新集群数量达到26个、占比全球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超过46万家。

  中国式创新生态加速形成——

  我国企业正以前所未有的热情,积极打造并深度融入开源生态,促进技术创新和应用发展“双向赋能”,形成了全球独特的技术发展路径和创新生态系统。我国深入实施“人工智能 ”行动,推动人工智能进入千行百业、千家万户,行业深度垂直应用成为鲜明的中国特色。

  创新“势能”向经济“动能”持续转化——

  我国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创新从点状突破到系统集成加速推进。2024年集成电路年产量比“十三五”末增长72.6%,增加约1900亿块,越来越多的产品装上了“中国芯”;核电、高铁、船舶与海洋工程等装备取得新突破,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

  制度优势更加巩固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

  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正在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国建成并持续巩固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体系,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每千人口拥有的执业医师数从2.9人增长到3.6人。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扩容下沉,402种药品新增进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医保跨省结算更加便捷。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从“十二五”到“十四五”,每5年都增长了1岁。

  治理效能稳步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成果加快转化为现代化的治理体系和能力。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民营经济促进法颁布施行,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清零”,全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限制措施缩减到29项,民营企业增加到5800多万户,比“十三五”末增长超过40%。组织动员和行动能力越来越强,彰显中国力量、中国速度和中国精神。郑栅洁表示,治理效能的稳步提升,关键在于全面从严治党产生全方位深层次影响,解决了很多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党的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在不断提高,全面从严治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大国担当惠及世界——

  我国以实际行动引领全球绿色发展、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维护世界公平正义。我国坚定履行“双碳”承诺,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共建“一带一路”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在产业、交通、就业、民生等方面取得许多重大进展。

  我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为全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现代化模式,“人类命运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

  郑栅洁表示,经过“十四五”这5年,我国的制度优势更加巩固、创新活力更加强劲、物质基础更加雄厚、发展基础更加坚实,“十四五”必将在中国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展望未来,“十五五”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7-10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7-10 08:03:07
    2025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7-10 08:03:07
    2005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7-10 08:03:07
    2005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7-10 08:03:07
    2004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7-10 08:03:07
    2004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7-10 08:03:07
    2004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7-10 08:03:07
    2003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7-10 08:03:07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