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故事汇丨走好三个“一公里”,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4月30日,**总书记主持召开部分省区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提出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实体经济为根基,坚持全面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新兴产业、超前布局未来产业并举,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十五五”期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着力点应该是什么?如何做到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我们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做客人民日报“高质量发展故事汇”栏目时表示,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走好三个“一公里”。

  破茧:科技点燃传统产业转型引擎

  “科技创新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的必要支撑。”丁奎岭表示,通过科技创新,可以加快推动传统产业“蝶变”升级,推动其从低附加值、低效益的生产模式,转向更加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的高附加值产业。

  在海南南繁硅谷实验室里,科技为育种插上“翅膀”。水稻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前为我们描绘了崭新图景:激光雷达、高光谱相机、各种传感器为育种材料集中进行全方位、实时的全身体检,海量的育种数据与先进大数据算法,碰撞出育种“加速度”,开辟出“新赛道”。“为中国种子装上‘科技芯’,让每一粒种子都承载稳产增收的希望。”钱前如是说。

  在山东潍坊的农田里,智慧农业正改写“靠天吃饭”的历史。潍柴雷沃研究总院智慧农业研究院院长李德芳介绍,现代化农场的精密数据网每30分钟采集一次数据,向“云端大脑”传输信息,灌溉、养分、病虫害、作物生长等4个AI大模型生成精准处方,搭载变量装置的智能农机按指令为土地“治病”“喂食”,只需手机操控便能精准作业。

  当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资料,当机械学会像人一样思考,钱前院士看到了中国农业一场悄无声息的革命已至:科技重构了人与土地的关系,中国人的饭碗更加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弄潮:创新催动新兴产业澎湃动能

  新兴产业作为孕育、应用科技创新的优质土壤,正以数字技术等为支撑,与各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生产效率提升。丁奎岭表示,当前,尤其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核心技术仍处于发展初期,抢占这些技术高地、构筑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发展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突破。

  蓝箭航天的“可回收火箭”,正是当前科技创新作为关键动能催生新兴产业发展的最佳注脚之一。

  “像回收可乐瓶一样回收火箭,有什么好处?简单概括就四个字:降本、增效。”蓝箭航天火箭研发部航电系统工程部负责人赵鹏飞说,“有了可重复使用火箭,卫星互联网就能实现快速且低成本地进行大规模部署,实现真正的天地融合、万物互联。”

  科技创新,不仅是我们探索未知世界的桥梁,更是驱动生产力变革的关键力量。赵鹏飞表示,可重复使用技术作为一项革命性技术突破,让火箭从一次性“奢侈品”逐渐变成常规运输工具,开启高效经济的航天产业发展新阶段。

  “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资本、技术和人才的集聚与重组。”在丁奎岭看来,新兴产业的发展还推动了上下游企业融通创新发展,带动产业链条升级和更新,重塑了行业的竞争格局与市场生态,为经济增长注入全新活力。

  突破:前瞻布局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

  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移动通信、物联网……新一代信息技术正加速突破应用。丁奎岭表示,超前布局人形机器人、量子信息、脑机接口等未来产业,将为我国在全球技术与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获得未来经济发展的主动权,赢得新的国际竞争优势。

  当前,由上海交通大学深度参与推进建设的大零号湾正成为未来产业孵化的热土。上海交通大学大零号湾专项办公室主任柳宁以“刮胡子机器人”为例,展现具身智能技术的现实突破,实验室成果正走向多元产业场景。

  由上海交通大学卢策吾教授团队研发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刮胡子时,不仅能以精准的力度把胡子刮干净,还能通过精细的操作避免刮伤皮肤。实现这一效果,对机器人的视觉精度、触觉灵敏度及毫米级力反馈操控都提出了极高要求。“我们期待产学研转化能够在未来的科技产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卢策吾表示。

  在大零号湾,从奇思妙想到产业落地的故事,时常发生。在柳宁看来,大零号湾的成功密码在于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创新成果转化有机贯通。他表示,在聚焦未来产业发展的目标下,在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道路上,大零号湾里的孵化器和科创企业正铆足干劲、奋勇前行。

  展望:坚持科技创新 走好三个“一公里”

  “新质生产力主要由技术革命性突破催生而成。”丁奎岭表示,我们要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在实施过程中,我们需要走好三个“一公里”。

  第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走好科技创新策源“最先一公里”。当前在基础研究方面应该做好“三个区”:一是“集中区”,主要指面向战略导向的体系化基础研究。要“集中力量办大事”,瞄准“大科学”“大工程”问题,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二是“自由区”,主要指面向前沿导向的探索性基础研究。要打造新型的科技创新平台,致力于产出具有前瞻性、颠覆性的原始性创新成果。三是“融合区”,主要指面向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要以“三区”融合发展作为引领,跑出以创新策源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的科技“加速度”。

  第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走好新兴产业发展“优势一公里”。面对当前形势,我国要积极运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来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新旧动能的转换。同时,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结构变革,不断促进新动能的集聚、新业态的涌现和新产业的壮大,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的推动力和支撑力。

  第三,开展“人工智能 ”行动,走好未来产业变革“制胜一公里”。我们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牵引,以“人工智能 ”行动作为落脚点与发力点,以底层创新推动颠覆式创新,以基础研究的突破引领革命性的突破,推动跨领域协同创新,精准识别和前瞻培育未来的产业,以颠覆性技术开辟未来的产业新赛道。

  “从传统产业的‘蝶变’升级,到新兴产业的澎湃浪潮,再到未来产业的谋篇布局,中国正以科技创新为笔,擘画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壮阔图景。”丁奎岭充满信心。

  今天的中国,正在不断创新重塑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引领未来。

申杨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6-29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6-29 16:02:44
    2025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6-29 16:02:44
    2005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6-29 16:02:44
    2005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6-29 16:02:44
    2004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6-29 16:02:44
    2004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6-29 16:02:44
    2004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6-29 16:02:44
    2003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6-29 16:02:44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