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破局到产业定义,维信诺如何重塑中国OLED生态?

  维信诺在SID DW2025展会上大放异彩,其革命性ViP技术成为全场焦点。这项技术突破凝聚了维信诺29年的研发心血。从1996年清华实验室起步,到如今跻身全球AMOLED第一阵营,维信诺成功蹚过无人区,推动OLED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如今,OLED进入中大尺寸新赛道,技术路线未明,维信诺再次蹚入无人区。其自主研发的无掩膜光刻ViP技术,一举攻克了传统FMM工艺的诸多技术难题,标志着中国显示产业在核心工艺领域首次实现全球领先。

  突破技术瓶颈 开创AMOLED新纪元

  长期以来,韩国企业凭借三星等巨头在FMM工艺领域构建的完整产业生态和专利壁垒,曾占据中小尺寸OLED市场90%以上的绝对主导地位。然而,随着中国面板企业实现关键技术突破和规模化产能释放,这一垄断格局已被彻底重塑。

  最新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企业在全球OLED市场的整体份额已突破40%,实现历史性跨越。其中维信诺AMOLED智能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大幅增长44.3%,市场份额稳居全球前三甲;在智能穿戴设备领域更以27%的全球市场占有率登顶行业榜首,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当前,全球OLED产业正处于向中大尺寸应用领域加速扩张的关键窗口期。在折叠屏智能手机、车载显示、高端IT设备等新兴市场的强劲驱动下,OLED技术凭借其卓越的色彩还原度、超薄柔性特质以及低功耗优势,正快速拓宽应用边界。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2024-2032年全球OLED市场规模将保持13.7%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其中IT用OLED面板需求增长尤为迅猛,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预计高达46%,成为驱动行业增长的新引擎。

  然而,传统FMM工艺在高世代线的制造瓶颈,以及高昂的生产成本和有限的应用尺寸范围,严重限制了AMOLED在中大尺寸显示领域的商业化进程。随着终端市场对显示产品提出更高分辨率、更长使用寿命和更优色彩表现的严苛要求,产业亟须通过底层技术创新突破现有工艺桎梏,为AMOLED技术开辟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全球OLED产业亟须技术突破的关键时刻,维信诺ViP技术以三大革命性创新实现了行业跨越式发展。其一是采用创新的“整面蒸镀-光刻图形化-薄膜封装”半导体工艺,结合专利隔离柱结构设计,成功实现子像素级独立优化,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RGB性能相互制约的行业难题;其二是通过69%的高开口率设计和Tandem叠层架构,可实现面板亮度提升4倍或使用寿命延长6倍,更实现了1700ppi的超高分辨率和JNCD<1.0的专业级色彩表现;其三是通过重构器件底层架构,采用微米级独立封装技术使水氧阻隔能力提升3倍,配合先进光刻工艺,成功解锁异形切割和透明显示等创新应用形态,为AMOLED技术开辟了全新的市场空间。

  维信诺ViP技术的突破在产业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这项原创性技术通过无FMM光刻工艺实现了三重突破:在知识产权层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供应链安全层面,解决了关键设备和材料的“卡脖子”困境;在生产制造层面,降低了工艺难度,大大提升产品良率。

  目前,维信诺ViP技术已具备量产能力,可提供手表、手机、笔电等多种方案。显示效果显著优于传统FMM工艺产品,为AMOLED向IT显示市场渗透带来强劲性能竞争力。

  OLED发明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邓青云教授高度评价维信诺ViP技术的突破性意义,“这项技术在OLED制造领域具有革命性意义,既能扩展至极大面积的生产(如大尺寸电视面板,又能实现超过1000 ppi的超高分辨率,从而解锁医疗显示、AR/VR等多元化应用场景。”他将这种基于光刻技术的OLED制造工艺誉为“大联盟级”技术,并强调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系统至关重要,需要全产业链协同共建创新平台,以应对显示技术快速迭代的挑战。

  行业分析人士指出,维信诺ViP技术的突破具有双重战略价值:一方面,它在现有产业基础上,以更优异的AMOLED技术路线解决了传统FMM工艺的难题,让AMOLED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这一自主创新技术将强力驱动国内显示产业链的全面升级,包括关键材料、核心设备和制造工艺的协同突破,为中国在全球显示产业新一轮竞争中确立了至关重要的技术领先优势。

  构建产业新生态 实现“换道超车”

  随着OLED显示产业竞争重心向中大尺寸领域转移,中国与国际再次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在这一关键赛道上,维信诺ViP技术的产业化应用正推动AMOLED技术向“AMOLED ”时代跃进,为中国企业实现“换道超车”提供了历史性机遇。这一机遇与30年前何其相似!1996年,清华大学OLED项目组成立,立志产业报国。2001年,为了加快产业化,维信诺成立。作为中国OLED产业化的开拓者,维信诺在实践中构建了以应用为导向的从“基础研究-中试-量产”创新体系,推动OLED实现了从实验室技术到产业化成果的突破发展。

  在刚结束不久的2025产业生态伙伴大会上,维信诺董事长、总裁张德强博士描绘了公司未来的发展蓝图。其称,维信诺将锚定三大战略方向:深化生态协同,与合作伙伴共建从材料、装备到场景应用的创新共同体;推动产品结构升级,依托高世代线建设向车载显示、IT等中大尺寸领域拓展;突破技术边界,加速布局钙钛矿等泛显示技术。

  “维信诺既做价值创造者,更做利益分享者。”张德强博士强调,维信诺将与产业链伙伴携手将单点创新升级为系统竞争力,推动产业从规模扩张向质量跃升转型。

  值得提及的是,维信诺创新构建的“凝新聚利、共享成果”产业生态模式已取得显著成效,在产业链整合方面,公司通过深度绑定上游核心供应商,在屏体材料、模组材料等关键环节实现技术突破;在产学研协同创新层面,与清华大学联合研发的pTSf蓝光材料成功攻克OLED器件寿命与效率的技术瓶颈,与昇显微电子合作开发的嵌入式RRAM驱动芯片更实现芯片面积缩减30%、成本下降15%的双重突破;在技术产业化进程中,维信诺通过ViP技术平台将带动国内多家设备材料企业协同创新,,逐步构建更完整、更有韧性的本土化供应链体系。

  为了加速推进产业升级,维信诺于今年4月与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全球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该项目将推动AMOLED在消费电子、车载显示、虚拟现实等领域的应用渗透,同时促进新型显示产业链和泛半导体技术研究成果的孵化,对培育未来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维信诺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运营官徐凤英博士表示:“从材料创新到前沿布局,维信诺诚邀合作伙伴共同‘潜入深水区,进入无人区’。”公司将从完善创新机制、优化供应链管理等五个维度促进协同发展,打造高质量产业链。

  当前全球显示产业竞争态势日趋激烈。面对中国显示产业的快速崛起,韩国企业近期高调发布“夺回显示器世界第一”的战略计划,反映出其日益加剧的竞争焦虑。在这一背景下,维信诺ViP技术的突破性进展为中国显示产业重构全球价值链提供了战略机遇。行业分析指出,该技术不仅成功绕过了传统FMM工艺的专利壁垒,更通过创新性的技术路径为中国企业建立了新的竞争优势。随着全球首条搭载无FMM(ViP技术的8.6代AMOLED产线的建设与量产,中国显示产业有望在全球竞争中赢得更大话语权,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

张紫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5-28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5-28 12:06:33
    2024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5-28 12:06:33
    2004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5-28 12:06:33
    2004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5-28 12:06:33
    2004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5-28 12:06:33
    2003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5-28 12:06:33
    2003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5-28 12:06:33
    2002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5-28 12:06:33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