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5月,一季度小有收获的公募基金开始为下半年行情做准备。在此背景下,机构对红利资产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在机构人士看来,低估值、基本面稳健的红利资产依然是组合的压舱石,但在哪些红利资产更具配置价值方面,则存在一定的分歧。
今年以来,公募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有所修复。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30日,今年以来全市场普通股票型基金和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回报皆为正,分别为2.13%和2.28%,近一年的回报为6.95%,近三年的回报为-3.8%。有37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今年来净值增长超过30%,主要是把握住了机器人、创新药和北交所等市场热点。
净值快速修复之后,公募开始寻找下半年的价值洼地,红利资产首先受到关注。
鑫元基金认为,从数据来看,调整后,中证红利的股债性价比已经达到近十年的99%分位数,也就是说,红利类资产(如中证红利指数的性价比处于过去十年最划算的1%区间内。从流动性来看,长线资金加仓的预期也比较强。不仅如此,历史上红利类资产在二季度呈现出比较显著的日历效应。
兴证全球基金经理童兰认为,不管是红利资产还是成长类资产,本质上都是资产。“作为投资人,我关注的是它的核心本质,也就是其在全生命周期当中创造现金流,折算到当前价值的合理水平。”童兰说。
具体到红利资产的细分配置方向,睿郡资产执行董事杜昌勇认为,共识过于一致的资产市场表现已经很充分,更应关注部分共识度较低、基本面又比较好的资产。“有些行业,比如说运营商行业是非常稳定的小幅成长行业,过去市场表现很充分,市场的共识也很一致。这两年我们关注到的另一些公用事业行业,比如电力行业,目前市场上分歧还是挺大的。未来这个板块的稳定性会显示出来,可以慢慢地看到业绩的稳定性和成长性,又有很高的分红比例承诺。从这个角度来看,兼具分红和成长的属性。”
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7日,今年以来发行人20多只红利基金,产品类型包括红利低波、港股通红利、红利价值、红利质量等。
广发证券认为,部分低波兼顾高股息的行业个股表现稳健,如银行、港口、水电、公路、物流、家纺、公路铁路、水务等行业盈利稳定,且股息率具有相对优势,分红持续性可期。
国泰海通证券认为,从短期来看,港股中红利高股息标的估值优势凸显,且市场环境也有利于其表现。从中期来看,政策面强化分红监管,叠加低利率环境下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港股红利股仍具备配置价值。
叶景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