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北京具身智能产业加速跑 全链条协同与制造业共振

  2025年4月19日10点10分42秒,“天工Ultra”以2小时40分42秒的成绩冲线,率先完成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成功夺得冠军。“小顽童”机器人和“行者二号”机器人分别以3小时37分50秒以及4小时25分56秒的成绩完成比赛,成为这场比赛的亚军和季军。

  对于具身智能产业,这是历史性的一刻。在这场耐力与算法的考验中,人类参赛选手与人形机器人同台竞速。在人类参赛选手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奋力拼搏时,20支人形机器人赛队也在为了更低耗、更稳定的步态,为了摔倒后能够重新爬起各显其能。

  更快、更稳定的机器人步态能否在现实生活场景中得到应用?北京能否借助集群效应,发展成为具身智能产业高地?

  带着这些问题,《证券日报》记者近期走进了“天工Ultra”背后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小顽童”机器人背后的松延动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延动力”以及北京具身智能产业链上的多家企业。

  技术摸底

  机器人马拉松赛创造历史

  发令枪响,赛道沸腾。人形机器人80厘米的“小个头”与1.8米的“大高个”同场竞技,10公斤的轻巧身躯与80公斤的稳重体格各显神通。

  这是人形机器人首次在开放环境下的长距离耐力测试。本次赛事邀请了全球机器人企业、科研院所、机器人俱乐部、高校等创新主体的人形机器人参赛,开启了人机协同竞技的新篇章。比赛采用人机共跑赛道的模式,人类选手赛道与机器人赛道共用,但分属不同赛区,这种模式对机器人而言,在环境适应、地面应对以及通信等方面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在全球范围内也是首次。

  机器人马拉松比赛的过程并非完全一帆风顺。比如,有参赛选手在起跑时就倒地,但很快又起身站立,并向现场观众挥手致意;有选手在奔跑途中倒地,甚至“头”都摔掉,但在工程师快速调整后继续坚韧奔跑。跌倒,爬起,再出发,机器人的每一次尝试都赢得赛道旁观众的掌声阵阵。在赛道中途的换电区,工程师们争分夺秒换上新电池,机器人重焕活力,继续驰骋。

  “这是历史性的一刻,今天所有的参赛队伍能够站在这里参加比赛,就是一场胜利;能够跑完全程,就是王者。”在“天工Ultra”夺冠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总经理熊友军如是说。

  在熊友军看来,这是一次对技术的摸底,也是一次对于产业化规模应用标准的探索。

  全链条协同

  人工智能与制造业共振

  从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股东名单来看,北京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小米机器人”、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优必选”、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以及北京经济开发技术区(以下统称“北京亦庄”机器人产业专业运营平台北京亦庄机器人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集体亮相。

  其中,小米机器人的制造业优势为“天工Ultra”提供了先进的AI视觉感知系统和运动控制算法支持,使其具备了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导航和避障的能力;优必选则凭借全栈式技术能力,为“天工Ultra”提供了关键的关节技术和结构可靠性设计,使其能够在长时间运动中保持稳定;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拥有强大的技术实力,为天工Ultra提供了高精度的核心部件支持;北京亦庄则集聚了300余家生态企业,覆盖从核心零部件研发到整机制造、再到多元应用场景落地的完整链条。

  “理论上来看,机器人未来能够在技术上进一步实现速度更快、步态更稳定。”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品牌公关负责人魏嘉星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正在筹备“天工2.0”的发布。按照计划,“天工2.0”将搭载灵巧手,不仅能在腿部移动方面表现优异,还将具备更强的上下肢协同能力以及上肢操作能力。

  在此次比赛中夺得亚军的“小顽童”机器人亦非单打独斗。

  4月19日,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利亚德旗下北京虚拟动点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虚拟动点”公开表示,虚拟动点通过长期积累的优质数据为松延动力旗下的机器人参赛选手提供步态数据与服务支持。

  “虚拟动点的高精度、持续产出的优质动作数据库,为此次参赛的机器人选手提供机器人训练服务。”虚拟动点董事长兼CEO刘耀东对《证券日报》表示,“同时,经过利亚德以及虚拟动点的长期积累,我们的算法与摄像头硬件制造能力,也能够赋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软硬结合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北京凭借头部企业集聚、全产业链闭环及顶尖高校资源,在具身智能这条新赛道上展示出独特优势。

  “北京是国内少数同时拥有成熟人工智能及汽车制造产业集群的城市之一。”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通信首席分析师王兴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这一产业禀赋使得北京具备发展具身智能产业的先决条件,乃至在具身智能赛道上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叠加首都顶尖高校的智力资源集聚效应,其人才储备与科研实力将为具身智能技术产学研融合提供坚实支撑。

  在此背景下,技术复用得以实现。在具身智能产业大潮来袭的时候,多家软件、硬件企业能够及时将产业的触角延伸至人形机器人,并以产学研协同、软硬件结合、开发场景化应用等方式,实现了北京传统优势产业与具身智能这一未来产业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落地的节奏。

  “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对软件产业带来很大冲击,作为软件服务为主的企业,公司自身也面临产业转型升级。”软通动力信息技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软通动力”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刘会福告诉《证券日报》记者。

  2024年9月份以及10月份,软通动力前瞻性地投资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智元”、北京理工华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理工华汇”两家机器人企业,快速切入具身智能赛道。

  刘会福表示,软通动力布局具身智能产业,一方面是发挥旗下同方计算机板块的制造优势,另一方面发挥软通动力的软件服务优势和AI优势,实现“软硬结合”。

  一批高校系具身智能企业崭露头角。理工华汇董事长张伟民同时也是北京理工大学智能机器人研究所副所长。张伟民告诉记者,北京理工大学推行“学科性公司”模式,即鼓励在特定领域具有突出特色的科研团队进行创业,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目前,学校已孵化数十家此类公司。

  企查查数据显示,北京现存机器人相关企业3.21万家,多分布于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占比超60%。近十年北京相关企业注册量呈整体增长态势,其中2022年全年注册4996家,同比增长161.43%,达近十年注册量增速峰值。截至目前,北京2025年已注册3294家相关企业,其中第一季度注册2733家,同比猛增89.40%。

  政策助力

  具身智能从愿景走向实景

  如果说人工智能产业优势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夯实了算力底座,高端制造业为具身智能构筑起产业化基石,那么政策支持则在制度层面为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今年,《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以下简称《计划》对外发布。该《计划》旨在发挥北京人工智能领域创新资源优势,积极抢抓具身智能发展机遇,加快实现具身智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培育人工智能发展新赛道。

  2024年10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北京共同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揭牌,坐落于北京亦庄的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正式挂牌为“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这也意味着,创新中心自此升级为国家级创新平台。

  当前,机器人产业仍处于爆发期。北京亦庄正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新城,已形成产业链完整覆盖、生态体系健全完善、应用场景开放多元、强化全生命周期服务赋能四大显著优势。此外,北京市海淀区正在打造全国具身智能创新高地,区内聚集具身智能企业近300家,全国首家具身智能特色园区亦落户中关村。

  从全球首场人形机器人马拉松的突破,到全产业链的协同共振;从政策精准注能,到产学研深度融合——北京正以系统优势领跑,以开放姿态拓荒,迈向具身智能的浩瀚征途。在这里,机器之“智”与人类之“创”交织,书写智能时代的中国答案。

王擎宇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4-21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4-21 10:04:31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4-21 10:04:31
    2003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4-21 10:04:31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4-21 10:04:31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4-21 10:04:31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4-21 10:04:31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4-21 10:04:31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4-21 10:04:31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