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驾响应是否及时?车辆为何燃烧?车门是否锁死?小米SU7致三死车祸三问

  3月29日晚间,一场事发安徽高速公路的小米SU7车祸,导致3人遇难。

  4月1日,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汽车安全技术研究所所长朱西产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小米汽车燃烧事故中尚未解答的疑问,背后折射的是造车新势力的一些共同难题。”

  在舆论发酵一个白天之后,4月1日22时19分,鲜有超过24小时没更新微博的小米创始人雷军发声回应,“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

  “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雷军表示。

  遇难者之一罗某的母亲在1日下午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小米现有的公开声明,无法解释车门为何无法打开、车辆和水泥护栏相撞后因为什么原因自燃、智能驾驶切换时间为何只有2秒等一系列问题,显得避重就轻,“我的诉求是早一点把事情的真相厘清。”

  小米汽车官方在1日晚间,发布文章回应了六大问题,包括为何不联系家属、为什么会起火、车辆是否被拉回北京以及车门是否锁死等问题,在回应中小米多次强调,“尚未接触事故车辆”。

  在外界看来,这似乎是小米汽车发布以来最大的一次危机,它是否将成为小米汽车的“至暗时刻”?

  智驾系统响应是否及时?

  从时间线来看,这场发生在3月29日晚间的车祸,直到3天后的4月1日,才开始被大众关注到。

  4月1日,网络流传一段聊天记录显示,有网友在3月31日晚间表示,一辆小米SU7在安徽高速公路发生车祸并燃烧,导致包括女友在内的三名女生全部遇难,质疑小米智驾以及发生车祸后车门锁闭无法及时打开,称事发后小米方面一直未联系家属。

  4月1日午间,小米方面发布声明称,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根据小米公布的摘要信息,从“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到“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仅2-3秒钟。

  智驾系统的响应时间此次事故中被关注的焦点之一。

  “何时发现风险,何时就发出报警提示,是智驾系统在全行业通用的标准。”朱西产表示,根据小米公布的摘要信息显示,从“NOA发出风险提示‘请注意前方有障碍’”到“车辆与水泥护栏发生碰撞”,仅2-3秒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用户没有足够的反应时间进行应对。

  朱西产告诉记者,根据现有信息显示,当时遇难者采取了紧急取消智驾、急打方向盘等操作,但是制动踏板的踩踏量仅有30%左右,没有完全刹车,因此减速不充分,以接近100km/h的惊人速度撞上护栏,酿成悲剧。

  “总体来看,警报不够及时,反应时间不够充分,车辆的DMS检测到驾驶员较长时间出现分心状态,两次以上提醒还无效的情况下就应该停止该驾驶员使用NOA功能,通过这样的惩罚措施避免驾驶员错误地把辅助驾驶系统当成自动驾驶系统使用。”朱西产认为,面对当时的情况,驾驶员在慌张中能否采取最合理的紧急应对措施也很关键。

  从整个行业来看,目前智能驾驶仍处于初级阶段,仍处于L2级(辅助驾驶范畴,车辆具备部分自动化功能,如自适应巡航控制和车道保持辅助等,但驾驶员依旧需要时刻保持警觉,随时准备接管车辆的控制。

  据小米SU7用户手册中提到,智能驾驶功能为辅助驾驶系统,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系统无法替代人类判断,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

  小米官方1日晚间回应称,事发路段因施工修缮,用路障封闭自车道、改道至逆向车道。事故发生前,车辆处于NOA智能辅助驾驶状态,以116km/h时速持续行驶,车辆检测出障碍物后发出提醒并开始减速。随后驾驶员接管车辆进入人驾状态,持续减速并操控车辆转向,随后车辆与隔离带水泥桩发生碰撞。碰撞前,系统最后可以确认的时速约为97km/h。

  为何发生燃烧?

  另一核心焦点是小米汽车的剧烈燃烧。

  朱西产告诉澎湃新闻记者,这应该是因为目前全球的电动汽车都还是液态电解液的锂电池,阴极和阳极之间必须依靠隔膜隔开,否则就会发生短路,被挤压和穿刺的时候隔膜破裂,内短路瞬间就会着火。

  “这是目前为止的所有的锂电池都存在的问题,更何况是用接近1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侧面撞在柱子上,其他品牌的车辆遇到这种情况也无法幸免。”朱西产坦言。

  据公开资料显示,小米SU7标准版配备的是73.6kWh的磷酸铁锂动力电池,自2024年6月起采用双供应商体系,由比亚迪、宁德时代分别供货,小米SU7使用的锂电池已经是目前国际上头部电池供应商的产品。

  小米汽车1日晚间表示,基于目前已知情况,仅能确定,事故车起火并非部分网传的“自燃”,推测系猛烈撞击隔离带水泥桩后,整车系统严重受损导致。“我们尚未接触到事故车辆,目前暂时无法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分析。”

  此前据小米官网披露,小米全系汽车采用全新CTB电芯倒置技术,可以实现在极端情况下快速向下释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证乘员舱安全。根据说明,这款电池拥有3层顶部支撑、3层侧碰防护、8层底部防护结构,总计14层的硬核物理防护,最高可抵抗1000°C的高温,“在电池结构安全上,最难应付的是侧碰和刮底。小米CTB一体化电池技术拥有总计14层的硬核物理防护,面对2倍载荷振动、3.6倍冲击、48倍泡水的最严苛的叠加测试之后仍能完成IP6K9K的密封测试。”

  车门是否锁死?

  此次事故的另一焦点是,撞车后车门是否自动锁死,外部能否打开。

  小米汽车1日晚间在官方回应中也表示,“我们尚未接触事故车辆,无法分析事故时车门是否可以打开。目前,就事故时车门是否能够打开,没有准确的结论。”

  新能源汽车遇到事故后,车门锁定是否是常态?

  朱西产分析,在一般情况下,当车辆发生侧面碰撞,导致气囊点火,安全气囊控制单元(SRS ECU会在气囊点火指令的同时发送解锁指令,通过CAN总线把解锁指令发送给车门控制单元。此时若12V低压电路保持正常,车门锁会在碰撞后约500-600毫秒后完成解锁操作。

  解锁失败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是在刮底碰撞或非结构性碰撞中,若气囊未点火,安全气囊控制单元没有生成解锁指令,导致车门保持锁定状态。

  第二种原因是电路中断。在正面碰撞事故中,12V蓄电池位于发动机舱,当发生严重碰撞后70-80毫秒内,可能发生电瓶线路断裂,此时即便气囊点火并发送解锁指令,但车门锁因失去供电,也无法执行解锁动作。

  朱西产分析称,“目前未有强制性标准要求12V低压电路必须拥有备用电源,车门解锁也不是硬性要求,因此即便碰撞事故后车门未解锁也无法追究车企产品责任。”

  业内人士刘怡(化名向记者介绍,车门是车辆碰撞时的重要被动安全部件,车门受到碰撞后,容易因机械结构变形导致车门无法开启,这在事故和碰撞试验中都是常见现象。但是,若并非车门因碰撞变形而导致无法开启,则需引起注意。

  他介绍,对于汽车碰撞后的车门解锁问题,早已有国家标准分别对正面、侧面、后面的碰撞试验作出了规定,无论是哪个方向的碰撞,都要求车辆必须在碰撞过程中车门紧缩,这是要保障驾乘人员安全,否则会有人员被甩出的可能,造成二次伤害。

  碰撞发生后,标准要求非碰撞的车门全部解锁,每一排都至少有一个门能打开,使乘员能正常进出。

  他提到,从公开报道来看,新能源车车门无法解锁造成的后果往往比燃油车更为严重。由于燃油车起火风险较低且火势蔓延速度较慢,乘员通常具备足够逃生时间。而新能源汽车在碰撞后,动力电池可能因碰撞引发热失控,导致车辆迅速起火甚至爆炸,且扑救难度极大。

  “在此类极端场景下,车门能否可靠解锁直接关系乘员生命安全,需要引起行业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当前标准其实针对的是50公里每小时碰撞车速下的事故,我个人看来,还是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进行优化或者补充。”刘怡强调。

  小米汽车在1日晚间的回应中多次表示,目前小米并未接触到事故车辆,事故发生后,当地警方随即抵达现场,全面介入调查事故,目前仍在调查中。

  小米的危机时刻

  值得注意的是,在1日白天,有遇难者家属表示,小米至今未联系家属。1日晚间,小米汽车表示,3月31日,在警方指导下,尝试于4月1日下午与家属会面。“截止此次答网友问发出时止,我们仍在等待会面通知。我们将在警方的许可与指导下,全力协助善后事宜,并提供支持与帮助。”

  截至1日收盘,小米集团(01810.HK报收46.5港元,跌5.49%。今年以来,小米股价持续飙升,年初至今涨幅达到35%。

  其财报成绩也十分惊人:3月18日,小米集团(01810.HK发布2024年全年和第四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小米去年总收入为3659亿元,同比增长35%,创历史新高。

  在2025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雷军表示,去年50万以上豪华轿车全年销售12.1万辆,小米取得的结果“可以说打开了超豪华市场的大门”。雷军还感慨称,“这是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时代,也是国产品牌全面崛起的时代。”

  在刚刚过去的三月,小米汽车再次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3月销量超过2.9万辆,小米汽车第一季度交付量超6.9万辆。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记者,今年以来,伴随雷军爆火,小米股价也借着雷总的人气水涨船高,市值超过万亿。但是4月1日,小米在一天蒸发超过500亿市值,这背后也体现出此次事故的严重性,“智能驾驶需要进一步规范,电动汽车也要提高技术安全性。”盘和林认为,“这些问题也是行业要面临的挑战。”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4-02
下一篇 2025-04-02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4-02 10:04:15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4-02 10:04:15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4-02 10:04:15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4-02 10:04:15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4-02 10:04:15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4-02 10:04:15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4-02 10:04:15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4-02 10:04:15
    2001
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