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零售上演“消失的利润”:透视限价背后的保息差与防套利

  作为银行零售业务的新宠和内卷热土,消费贷近日暂别价格战:自4月1日起,利率告别“2”字头,3%以下的利率优惠券全面退出江湖。去年11月,个人按揭利率也有相似一幕发生,在相关窗口指导之后,房贷利率低于3%的城市纷纷调整房贷减点幅度,利率下限变成3%。

  “3%基本可被视为零售贷款利率的底限,否则零售业务的正贡献空间可能微乎其微。”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消费贷和按揭贷作为银行重要的信贷资产,利率过低会压缩银行利润空间,设定利率下限至少让银行“有利可赚”而不是“只赚规模不赚钱”。同时,还可防止资金套利与违规使用,刹住价格战歪风。

  “零售业务这两年不好干,利润空间被压缩得厉害。”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表示,“消失的利润”主要是信贷风险成本增加导致的。透过近日公布的上市银行2024年报数据,亦可窥见一斑:多家银行的零售银行业务利润大幅缩水,对整体利润的贡献比例急剧下滑。

  专家认为,银行需向质量端、负债端、中收端要效益,把零售资产质量视作生命线,避免不佳的资产质量对净息差空间造成侵蚀,强化零售条线资产负债定价管理,大力发展财富管理等高价值业务,弥补传统零售存贷业务不断收窄的生存空间。

  让疾驰的“野马”慢下来

  今年一季度,为争夺优质客群,银行业在消费贷市场的价格战愈演愈烈,不少银行通过发放优惠券等方式,将部分客户实际贷款利率降至2.5%-2.8%,甚至达到2.5%以下。

  但这种情况在二季度开始戛然而止。记者从多家银行调研了解到,根据相关指导,自4月1日起,新发放消费贷产品年化利率不低于3%,以往各家银行满天飞的“2”字头利率优惠券3月31日24时全部失效。

  前有房贷利率设定下限,后有消费贷利率设定下限,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特聘高级研究员任涛表示,持续下行的消费贷与按揭贷利率进一步加大了商业银行净息差收窄的压力,放大金融体系的风险,挤压货币政策的空间;部分银行通过有意压低利率吸引优质客户,既破坏了市场定价秩序,也容易引发经营风险隐患。

  冠苕咨询创始人、资深金融监管政策专家周毅钦表示,设置利率下限的举措,可以缓解银行净息差收窄压力,为银行“减负”。近年来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消费贷和按揭贷作为银行重要的信贷资产,利率过低会压缩银行利润空间,影响资本充足率和抗风险能力。设定利率下限,至少让银行“有利可赚”而不是“只赚规模不赚钱”,保持一定的合理盈利水平,进而保障整个金融体系的长期稳健。

  “此外,该举措也是为了防止资金套利与违规使用。此前部分银行消费贷利率已经低于同期房贷利率,导致‘消费贷置换房贷’的套利行为出现。过低的利率容易诱使资金违规流入股市、楼市、汇市以及理财市场,近期有些金融消费者还用消费贷资金购买黄金,风险苗头不小。设定利率下限,就是要尽量挤压资金套利空间,让那些想‘捞一笔’的人没机会,引导资金实实在在地流向实体经济和消费领域。”周毅钦说。

  周毅钦还表示,相关举措刹住价格战歪风,有利于促进行业良性竞争。“近年来,不少商业银行为抢占市场份额不断压低消费贷利率,出现了内卷式价格战的趋势。如果没有监管部门出面‘吹哨’,很难让这匹疾驰的‘野马’慢下来。”周毅钦说。

  零售利润空间经历大幅压缩

  “目前商业银行的零售存款利率与零售贷款不良率的合计值处于3%左右的水平,如果考虑运营成本等其他因素,则会发现在不良率与存款利率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3%基本可以视为零售贷款利率的底限,否则零售业务的正贡献空间微乎其微。”任涛说。

  纵观上市银行2024年报,零售业务的盈利颓势几乎是全行业性的。整体来看,银行零售业务营收虽然没有遭受大的冲击,但资产质量和盈利性普遍下滑,零售业务对整体利润的贡献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缩减。以股份行为例,即便是招商银行、中信银行、平安银行等零售业务发展不错的银行,零售利润贡献率也纷纷出现下滑。“坏账吃掉盈利”现象在行业内较为普遍。

  业内人士表示,部分银行为了迅速占领市场份额而采取激进营销,即便净息差显著承压却依然打价格战,为了指标上量大幅度扩大客源范围、人为制造贷款需求、过度放贷等行为也容易推高自身经营风险,即“银行赚的差价不够覆盖风险敞口”。

  在任涛看来,前期激进的零售资产投放策略导致近年来不良问题相继暴露,风险隐患陆续冒头出清;受市场利率整体下行及资产荒的影响,零售业务的净息差呈现出比对公条线更为明显的收窄态势,使得零售条线的创利能力显著下滑;受消费需求下滑及购房需求低迷等因素影响,零售业务整体面临上量不足等困境,进一步加剧了定价空间收窄对利润的侵蚀。同时,降费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政策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零售业务利润空间。

  “零售风险上升是一个行业性、趋势性的现象,未来还可能持续一段时间。”某股份行零售条线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在分行层面增设了专门人员管理零售信贷风险,同时加大了核销处置力度。”

  多位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零售业务利润下降主要是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导致的。“零售资产质量压力主要是居民债务周期、房地产周期造成的,其所呈现的是周期性、行业性特点,零售信贷风险有相对多发的趋势。”一位股份行相关负责人说,“从零售业务类别来看,消费贷的风险可能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是相关政策以及一系列配套措施出台以后,预计个人贷款、信用卡贷款的基本面会有较大幅度改善。”

  监管部门数据显示,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处于警戒线以下,而且有进一步下探的压力。业内人士认为,贷款方面利率“下行快”,在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情况下,银行过度竞争贷款,部分贷款利率明显偏低;存款方面,银行存在规模情结,认为存款是“立行之本”,导致利率“降不动”。

  业内人士认为,对于净息差承压且本身资产结构和风险管理存在问题的银行来说,愈发激烈地进行以价格为主导的同质化竞争,会加速形成反噬。

  不过,业内人士也表示,零售信贷风险具有即时暴露的特点,银行很难把风险成本后置,且处置所消耗的拨备往往会比较多,所以银行普遍会提高当年的风险成本,而后续的清收可能会回补一部分利润。

  深耕量价平衡与可持续经营

  多位个贷业务经理透露,以前发放“2”字头地板价优惠券,有严格的标准和明确的数量限制,很多银行要求是“白名单”内的工作单位,还要结合公积金缴纳情况或是在该行的资产情况来确定,能享受到地板价的人士仅限于银行部分优质客户。“各大银行消费贷的目标客群高度重合,所以竞争十分激烈。”一位资深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虽然很多银行宣传的消费贷产品利率很低,但个贷业务经理透露,实际放款利率并不低,能申请到最低利率的人群规模不大,很多客户最终放款利率接近3%或者在3%以上。即使消费贷利率告别了“2”字头,但银行消费贷对于许多消费者来说依然具有吸引力,相较于其他融资渠道,银行消费贷还是使用便捷、成本较低的资金周转选择。

  “商业银行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支持合理消费需求是必要的,其应在增长和风险之间做好平衡,共同维护好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避免利率无序下行,维护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周毅钦表示。

  扩大业务增量,打价格战绝非长久之计。多位业内人士表示,银行之前为了抢客户、出增量,把利率压到了地板价,已经让自己陷入困局,甚至成本收益倒挂,赔本赚吆喝。银行应将摒弃规模情结、速度情结落到实处,优化资产负债结构,加强定价管理,实现规模和质量的持续均衡。

  当价格战暂告一段落,银行如何实现可持续经营将成为下一阶段的“必答题”,整个银行业还需深耕量价平衡、价值经营,既不走以量补价的近路,也不走以价补量的险路。

  任涛表示,银行要把零售资产质量作为生命线,向质量端要效益,避免不佳的资产质量对净息差空间造成侵蚀;避免盲目上量的作业风格,针对优质客户可考虑适度让利,对其他客户要把保息差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强化零售条线资产负债定价管理,向负债端要效益;大力发展财富管理等高价值零售业务,向中收端要效益,弥补传统零售存贷业务不断收窄的生存空间。

张紫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support1012@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标签: /
上一篇2025-04-02
下一篇 2025-04-02

相关推荐

  • 灰度迷你比特币信托自推出以来净流入超10亿美元

    灰度宣布旗下迷你比特币信托(BTC)2024 年净流入超过 10 亿美元。截至 12 月 17 日,该 ETF 资管规模超过 40 亿美元。 7 月份,灰度从其较旧的 BTC 和 ETH 基金中分拆出

    2025-04-02 08:03:33
    2022
  • 去年以工代赈吸纳就业总数同比增长31%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支持各地围绕农村小微型基础设施实施2726个以工代赈项目,吸纳36万名农村脱贫人口等低收入群众务工。各地围绕交通水利、农业农村、生态建设、

    2025-04-02 08:03:33
    2002
  • 2025年春风行动已举办4.1万场招聘活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今天(3月13日)发布数据,截至3月5日,全国已累计举办各类招聘活动4.1万场,发布岗位3100万个;发出务工人员专车、专列、包机2.9万辆(列、架)次,输送劳

    2025-04-02 08:03:33
    2001
  • 落实增储任务、加强精益管理 中央储备粮安全保障能力增强

    增加小麦、玉米等品种收储规模,跨地区平衡、跨周期调节能力和应急保供水平进一步提升。不断加强储粮精益化管理,中央战略储备粮综合储存损耗率持续控制在1%以内。

    2025-04-02 08:03:33
    2001
  • 被动投资“大时代”来临!

    有公募人士认为,ETF大发展因素较为复杂,核心原因是曾经追捧主动权益明星基金经理的基民,大家的投资体验都不太好,进而也对主动权益的超额创造能力产生了一些质疑,因此

    2025-04-02 08:03:33
    2001
  • 证监会:权益类ETF规模突破3万亿元大关

    证监会19日发布的公告称,今年9月,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了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着力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

    2025-04-02 08:03:33
    2001
  • 宝莱特:前10个月已回购297.06万股股份 耗资2000万元

    针对产品研发和新业务布局,宝莱特还表示,2023 年,公司推出了S系列输注液 泵、电子尿量计量仪、遥测监护系统等全新系列产品,目前公司紧密推进G系列监护仪、CRRT、AED

    2025-04-02 08:03:33
    2001
  • 今年前10月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超3800万吨

    视频无法播放,请升级浏览器至最新版。 据霍尔果斯海关统计,霍尔果斯口岸今年前10月进出口货运量达3801.1万吨,同比增加10%。 从商品种类来看,进口商品主要为机电产品

    2025-04-02 08:03:33
    2001